• 60阅读
  • 0回复

总结推广各个示范基点试行李村大队治碱措施的经验 河南积极稳步改良利用盐碱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28
第2版()
专栏:

总结推广各个示范基点试行李村大队治碱措施的经验
河南积极稳步改良利用盐碱地
李村大队的综合治碱措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组根据群众多年治碱经验总结出来的。去年有四十个县九十六个示范基点在麦田试用这项措施,普遍获得大幅度增产。
据新华社郑州二十七日电 河南省新乡县洪门公社李村大队以开沟播种为中心的一整套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在豫东、豫北四十个县的九十六个示范基点上,通过一年来种麦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最近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在郑州市召开了治碱工作会议,总结了各示范基点的经验,要求在今年秋播中有组织有领导地积极稳步地大力推广。
李村大队以开沟播种为中心的一整套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驻新乡基点工作组根据群众多年治碱经验总结出来的。去年七月开始在全省盐碱地区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一年来,除李村大队继续采取这种措施,一千二百余亩小麦又获得增产外,豫东、豫北四十个县的九十六个示范基点,采用这项措施播种的八千亩大、小麦,以及群众自动采用这项措施播种的二万七千多亩麦田,普遍获得了大幅度增产。据三十九个县八十四个示范基点的统计,在七千余亩麦田中,采用这项措施的麦田,比一般麦田增产一成到五成的占百分之三十三点四,增产六成至一倍的占百分之二十三点九,增产一倍以上的占百分之四十二点七。在这些取得显著增产效果的沟播麦田中,有历年只捉苗二三成的次生盐碱地,也有多年弃耕的老盐碱地和荒地,有地下水位高低不同的地,有一年一麦的晒旱地,也有两年三作的轮作地。
一年来,各示范基点都因地制宜,对沟播的适宜范围、开沟方式、深度、时间以及播种量、播种期、耐盐品种、施肥方法和播种绿肥作物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对比,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资料,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李村大队的经验。各地还试制和改制出一批开沟播种的工具。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工具的试制成功,为大面积推行李村大队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学习推广李村大队经验的同时,各示范基点在治碱工作上还逐步向农、林、水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许多示范基点在推广以沟播为中心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时,还兴修了排涝沟渠,打深井,利用地埂、路边、盐碱荒地,栽种红荆、枣、桑、梨等耐碱林木,以改良土壤。各地传统的治碱经验,也得到进一步的运用。(附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学专家王守纯一九六○年在李村大队落户,和群众一起研究改良利用盐碱地。这是他(右二)和当地技术员们一起观察盐碱地上小麦生长的情况。
周淑丽摄
(河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