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抓着活思想进行阶级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7-28
第3版()
专栏:短评

抓着活思想进行阶级教育
阶级斗争的教育,要经常讲,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代一代地讲下去。重庆市第九中学对学生经常持久地进行阶级教育是值得称道的。
重庆市第九中学进行阶级教育,最突出的一点在于“活”。
他们注意抓活的思想。有一次,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是爸爸妈妈供给吃饭、穿衣、上学,为什么老师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要为党为人民服务呢?又有一次,一些学生看了话剧《年青的一代》,对林育生不服从祖国需要究竟错不错、错在哪里,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真空地带,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有许多思想也是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或者反映了阶级斗争的影响的。重庆市九中的党组织和教师抓住了这些思想“苗头”,开展了活的阶级教育活动。
他们善于运用活的教材。为了解决“谁培养了我,我为谁学习,应为谁服务”的问题,学校让学生们组成调查组,向工厂和农村调查,向老教师和老校工调查,向学校的总务部门调查。学生从这些方面得到许多生动具体的材料,了解到工人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国家办学经费来源、学校经费开支,以及工农文化翻身的情况,认识到今天劳动人民的子女能够读书,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就以这个学校来说,解放前的二十多年没有一个工农子弟能到这里上学,而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工农子女。这种活生生的教材,是教科书上找不到的。
他们注意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抓住了活思想,运用了活教材,还要采取启发、引导、帮助的灵活方式。重庆市九中按照不同的情况,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动员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史,或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和思想斗争,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运用阶级观点看待问题,分辨是非。这就能够避免用教师讲道理的方式“填鸭子”,而使学生能够自己动脑筋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得到深刻的印象,既有感性认识,又能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
重庆市九中进行的活的阶级教育,概括起来是:
一方面注意对学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密切结合实际,不仅结合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实际,而且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结合他们的思想状况,结合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生动活泼地进行阶级教育。这样,就可以使阶级教育做得细致,做得深入,做得经常。重庆市九中进行阶级教育的特点是摆脱了死记条文的灌注的方法。他们针对着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启发同学们自己用脑子去想,去观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这样,学生得到的,就不会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东西。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革命自觉性。
这种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有的放矢的方法,是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我们党一贯提倡用这种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对青年学生进行阶级教育,一定要注意抓活思想,运用阶级斗争的活教材,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才能够使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认识真正从阶级斗争的实际事实中得到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