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做一个移风易俗的尖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04
第6版()
专栏:

做一个移风易俗的尖兵
上海市松江县山阳公社马桥大队朱家生产队 张来金
前年夏天,我在松江第二中学初中毕业回乡不多时,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志奎老伯伯就交给我一个任务,他说:“阿来,把我们村里的民校办起来,把小青年个个都培养成有文化、懂革命道理的好小囡。”
过去我们穷人吃了多少没有文化的亏。我不能忘记父亲在解放前向地主借了一笔钱,地主欺我父亲不识字,来个改头换面,一改成个二,凭空地增加了一倍。我更加不能忘记三年前离开村子进中学的那天,老老少少的乡邻亲友送我到村口,老一辈含着眼泪再三叮嘱:“我们祖祖辈辈吃的是野菜杂粮糠塌饼,穿的是麻袋破布烂花絮,都是一字不识横划的‘乌脚梗’,你是第一个进中学的囡,可千万不能忘记泥土里生,要在泥土里长,回来教大家呀。”
我一回到乡下,心里热呼呼的,想把自己所学到的革命道理和文化知识统统教给青年。可是,有些青年散漫得很,空下来象一群野马到处乱闯乱跑,有的一有空就到镇上去听旧书《大红袍》《七侠五义》。很多宝贵的时间,就这样地消磨掉了。办民校碰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有些群众,甚至少数干部,都不相信民校能够办得起来。青年说:“读书没读头,还是看戏、听书、游街头。”有些家长说:“读书又不能加点工分。”他们说:“你读了九年书,还是开了一部长柄拖拉机——锄头,我学校大门也勿曾进过,照样在搞生产。”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难过透顶。办民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有些社员、干部不肯支持呢?正当我在苦恼的辰光,党支部书记给我指点了方向:“阿来,这些人也是好同志,只是长时期来的小农经济把背脊压弯了,一时看不远,想不深。只要我们下苦功夫去干,做出成绩来,他们是会支持你的。”一听这番话,我的心里又亮堂起来了。正在这时候,学习雷锋的热潮起来了。我读到雷锋日记里说的:“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越读越觉得有股劲。我又想雷锋所以有这么一股革命干劲,所以想问题总是那么正确,就是因为他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头脑才变得聪明起来,眼光才变得远大起来。于是,我也就一有空就去读毛主席著作。当我读到毛主席这一段话:“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我读得浑身发热,脸发红:“我还没有认真地干,只听了一些风言风语,已经受不了啦,我一定要把民校办起来!”
想通了,我就动手办起民校来了。说到困难,可真不少。校舍、课桌、板凳、书本,一样也没有,甚至连粉笔也没有。我白天要搞生产,只好抽晚上时间来一桩一桩地办。经过好多天的准备,第一堂课总算开始了。房屋是向一个社员借的。课桌椅没有,只好叫大家坐在地上,把膝盖当桌子。这一天,一共来了十五个学员,我心里真感到高兴极了。
上课教书,这对我来说,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我事先经过足足两天的准备,但一看见面前坐着这么多的学员,心就跳个不停。我只讲了十多分钟的课,颈脖子就红得象红萝卜,舌头就象打了个百叶结,结结巴巴讲不清楚。一下子,课堂就象泼翻了的一锅稀粥,乱成一团,学员们有的高声喊叫,有的朝外溜走。
一个星期过去了,十五个学生只剩下两个。不凑巧的事总是连在一起的,借房屋的社员看到小青年那么闹,要收回房屋了。这时,我心里乱得很,在困难面前是后退呢,还是继续前进?晚上我想了老半天。我首先想到的是党支书的话:“过去读书识字的是地主富农,现在我们‘乌脚梗’要争口气,把文化权夺过来!”又想到了雷锋说的“任何困难都不能吓倒一个革命者,万丈高山要攀,千里大海要跨”。想到半夜,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到底,而且还写了一首不象样的诗,表示自己的决心:
“不懂?不怕,从头学起学到家;
困难?不怕,雄心壮志战胜它;
失败?不怕,苦干巧干开红花。
千不怕,万不怕,只要事事都听党的话。”
正在这时,两个贫农、下中农的子弟戚进良、戚引华给了我支持。他们向我说:“我们祖上从来没有人识字,日盼夜盼想进学校读书,现在总算办起了民校,怎么能让它垮台?只要你教得下去,我们就读得下去!”我听到这段话,心里热呼呼的。从这两个贫农、下中农身上我看到了前景:今天有两个,只要能坚持,明天就会有二十个!
我和戚进良不知道跑了多少路,访问了多少人,才算找着了一间四洞八穿的坟堂屋。屋头顶的洞眼有面盆那么大,碰着落雨,屋里面水漏得哗哗响。民校就在这间屋子里重新上课了。有的青年不肯到坟堂屋来上课,怕鬼。我就给他们上“没有鬼”的课,宣传没有鬼的科学知识。有些社员的家务重,不肯让子女来读书,我又帮助他们挑水、扫地、做家务。
我只不过是刚从初中毕业的青年学生,自己也识不多少字,要教别人读书识字,困难是很多的,经常碰着不认得的陌生字,解释不出的难字。我不懂就学,到处请教。为了认得一个“帘”字,我跑到两里路外的小学向教师求教。为了教好一堂课我又几次三番到小学校去听课。拿了本笔记簿,一字一句地记,直到听懂、能够教课为止。
我又经常在想怎么使青年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后来发现很多青年喜欢听故事,我想这是教育青年很好的门道,自己在学校里不也是听了刘胡兰等很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才逐渐进步的吗。可是,我从来没有讲过故事,口齿又不大清楚,困难真不小。为了讲好一个雷锋的故事,我足足准备了五天。清晨起身,天还是灰蒙蒙的,我就一个人对着田里朗诵;白天干活,一有空就向着小青年试讲;睡到床上还在被头窝里默读。就这样,学会了讲故事,先后向青年讲了《血泪斑斑的罪证》《夺印》等几十个故事。
党还教育我:办民校,不能只把它看作是读书识字的课堂,而要把它当作兴无灭资、移风易俗、教育青年的阵地。因此,我们在课程里编进了很多政治课。政治课的内容,从天下大事到我们村里自己的事情啥个都有。有时候还请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讲村史、家史。
村里青年中还有不少旧的风俗习惯,我们就把文艺作为移风易俗的武器,大唱特唱许多有意义的民歌。演唱材料有的是自己编的,有的是上级发下来的。在民校上课前半小时,有的笃笃敲起响板,唱着“从前世界不公平,地主政府勾结紧,欺害我伲老百姓,种出稻米搜刮尽……现在是地主国民党被打倒,人民从此做主人……”过去队里不开展文娱活动,小青年有劲没处使,只好刮鼻头,丢石头,现在民校带领大家跳集体舞,他们的兴致很高,经常是在夜校散课以后,在晒谷场上借着月亮光一边唱一边跳。
我们还根据党支部的要求,把在民校里读书的青少年组成了宣传队,把这些民歌唱出民校去,到镇上的茶馆里去唱,到宅基上去唱,成为一支宣传移风易俗的队伍。很多社员现在不去听《大红袍》、《七侠五义》等旧书了,吃过晚饭,端了只小板凳坐到打谷场上来听我们说唱。有个地主,以前天天上茶馆造谣生事,宣传队就到茶馆里去唱《啥人养活啥人》,唱得这个地主低下了头,悄悄地溜走了。
现在,我们民校的根底已经扎得很牢靠,全队三十三个青少年有三十个在民校学政治,学文化。青少年进民校以后,思想面貌起了很大变化。本来争工分很积极的小青年,现在成了热爱集体生产的好社员;本来有些人一有空就刮鼻头、丢石头,现在这些人上文化课从不缺席,还是宣传队唱民歌的活跃分子哩!有一次队里要盖猪棚,缺少草绳,生产队长急得团团转。我们知道了,就发动民校学生和社员们连夜搓了十二斤半草绳,第二天就送到生产队长手里。
原来那些不相信民校能办好的同志也说:“民校应当办;也能够办得好,原来我当办民校是悬空劲,假花头,现在才晓得侬是货真价实的。”
〔《解放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