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农林并举的先进典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06
第2版()
专栏:资料

农林并举的先进典型
在发展植树造林事业、改造自然条件方面,各地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全国各地都涌现了不少农业和林业共同发展的先进单位。这里介绍几个典型事例:
风沙地区的典型
宁夏中宁县恩和公社,解放前,村庄和农田受尽了风沙的摧残。最近十年来,那里的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援下,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年年坚持防沙造林,十年之间终于造成了一条强大的防风固沙林带,同时大力进行水利建设,使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渠道纵横、林带环绕的稳产高产地区。去年全公社的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亩农田中,粮食亩产四百到五百斤和五百斤的高产田有将近七千亩,占总农田的百分之四十。同时,随着林带的形成,沿林边又新垦出一千多亩农田。这条防护林带从一九六一年开始,每年为农业提供数十万斤绿肥,三年的林业收入为农业基本建设提供了两万一千四百多元资金。林带没有形成时,每年春灌前要用三万多个工日清除渠道积沙;现在,由于积沙减少,只用过去的三分之一的工日就够了。
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台吉召公社毛乌聂盖大队,原是一个贫困的沙害严重的地方,解放前大片沙地草不生,树不长,每到冬春,大风狂吹,黄沙滚滚。逢上好年头,庄稼亩产也不过二十斤。不少农民为饥寒所迫,流落他乡。一九五二年,这里开始发展互助合作,同时开展了改造沙漠的斗争。十二年来,这个大队的农民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共造林一千多亩,社员零星植树八千四百多株;此外,全大队还在流沙和半固定沙丘上栽了几千亩沙嵩、柠条等植物。现在毛乌聂盖林带密布,固定了流沙,挡住了大风。这里过去不能种小麦,自从有了防护林带,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在林带的保护下,所有的农田都逐年增产。如一九五六年营造的十亩林带保护下的八十亩农田,亩产由三十斤提高到二百六十斤。几年前这个大队已由缺粮队变成余粮队,每年都向国家提供相当多的商品粮和商品畜。
山区的典型
山东沂水县,是个多山地区,全县一百四十一万亩耕地中,梯田和山岭薄地占百分之七十五。从前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汛期山洪暴发,每年有几十万亩土地被淹或被冲垮。农业生产很不稳定。解放后,沂水县各级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大力治山治水,修建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利工程,同时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现在已封山育林六十多万亩,其中近十万亩已变成成材林,一千五百个山头,已经基本上绿化。过去大部分山地,一次降雨一百毫米,山洪就会暴发,冲毁梯田;一九六三年雨季,全县平均降雨六百七十七毫米,许多地方没有成灾。全县粮食亩产量在互助组时期只有一百七十五斤,公社化以来,稳定在二百四十斤以上。一九六三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旱涝灾害,粮食亩产量还达到二百七十斤,花生亩产量达到一百五十三斤。由于林业的发展,果品、蚕茧、烧柴的产量也大大增加。
湖南岳阳县毛田区,境内荒山秃岭起伏,在二十万亩山地中,解放时只有五万亩残林;水土流失很严重,全区五万多亩耕地,大多数是在山塝上,许多田靠天下雨。解放以后,毛田区的面貌一天天在变化,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建立人民公社以来,毛田人民依靠更加强大的集体经济的力量,掀起了改造自然的艰苦斗争。他们在治水、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发展林业生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胜利。几年来营造油茶林一万数千亩、杉木林一万多亩,此外还栽了很多茶树和果树。南冲公社八斗、水圳两个大队在一九五九年移栽的二千八百株梨树,一九六二年就已开始结果。一九六二年全区粮食亩产量就达到六百九十斤,比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九五八年还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八。养猪业和油料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现在毛田区已经有了水力发电站,有四个大队有了电灯。贫穷的毛田区在很短的几年里就变成了一个比较富裕的山区。
河北省邢台县冀家村公社胡家楼大队,过去逢雨山洪猛泻,雨过就闹干旱。一九三七年一场山洪,卷光了沟口的六十多株老栗树,冲毁了百十亩农田。胡家楼的农民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从一九五五年开始治理山沟,大力栽树种草,封山育林,修小水库,打缓水坝,兴修梯田,使荒山秃坡长出了成片的幼林,终于控制了水土流失。去年八月上旬,邢台地区连续九昼夜降雨一千一百三十多毫米,附近的村庄,山洪冲坏了农田,胡家楼的农田却平安无事。这年虽然遭了雹灾,他们的水地亩产达到五百五十斤,旱地也达到二百二十斤。木材、果品、蚕桑、药材等产品一年比一年多。
山西偏关县城关公社营盘梁大队,是个黄土丘陵山区,这里岭是秃岭,梁是光梁,地是沙地,沟是干沟,少树缺草,连人畜吃水都得到十二里外的地方背。一般年景,粮食亩产不过三、五十斤。合作化初期,营盘梁大队的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搞水土保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又没有经验,这项建设收效很小。一九五六年,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先从解决缺水问题开始,有步骤地进行山区建设,一方面打旱井蓄水,修梯田,培地埂,一方面栽树种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实行粮草轮作,逐步发展畜牧业。大干八年的结果,这个干旱的丘陵山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三千一百多亩荒山沟长起了茂密的树林和牧草,水土流失大大减轻,农田肥力不断提高。一九六二年粮食总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点七,一九六三年又比上年增加一半还多。此外,大牲畜、猪、羊也都有大幅度增产。现在,营盘梁大队正在有步骤地建设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同时进一步发展林牧副等多种经营。
沿海地区的典型
福建东山县,是个风大、沙多、地少、水缺的海岛。大风期间,飞沙走石,掩了田园,吞了村庄。岛上没有一条河、一个湖,耕地全靠雨水灌溉,遇上干旱,大部分地区连吃水都成问题。在反动统治的年代,东山人民大批地逃荒,许多人漂流海外。东山岛人民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斗争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到一九六二年已经造林五万二千多亩。已经成活的树,按劳动力平均,每人一千多棵。从东山城关到沃角海边四十多里长的风沙区,出现了一座绿色长城。全岛有护田林带二百三十条。由于有了林带作屏障,过去风沙灾害最重的陈城等地,已有四千五百多亩沙滩地变成良田,近二万亩单造田变成双造田。一九六三年全县秋粮比上年秋粮增产百分之四十五,渔业、盐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广东徐闻县新寮公社,在雷州半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上。全岛总面积六万亩,竟有将近四万亩是不毛的沙滩。过去这个小岛上找不到几棵高过房檐的树木,风、沙、潮、旱灾害年年有,不是种不上庄稼,就是保不住收成。几十年间,流沙吞没了一千三百多亩农田,毁了十多个庄园。岛上人民绿化全岛、战胜风沙的斗争是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的。七年来共造林三万亩,在沙害最凶的岛东营造起长达二十六里、宽数百米的防护林带,岛内大小沙滩、村庄、道路附近和阡陌间也都林木葱郁。在林木的庇护下,全岛有五千亩耕地显著减轻了风沙等自然灾害,有一千亩耕地恢复耕种了,全社高产田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八,低产田减少了三分之一。一九六三年虽然遭受了几十年来少见的大旱和两次大台风,粮食产量却比治理风沙以前的一九五六年增加了九十多万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