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15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勤生俭 俭养廉
解放日报在七月二十七日报道了上海京华化工厂领导干部坚持参加劳动的消息,并发表短评说:京华化工厂的领导干部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使自己保持了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工人阶级的本色。从他们的事情中,进一步看到了勤劳、俭朴和廉洁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勤、俭、廉三者之间是:勤能生俭,俭能养廉,只有坚持参加劳动,才能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更好地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
勤、俭、廉也有它们的对立面,这就是懒、馋、占、贪。懒是好逸恶劳,馋是好吃嘴馋,占是多吃多占,贪是贪图享受、贪污腐化。馋、占、贪,皆由懒而来,由脱离劳动而来。旧社会骑在人民头上做官当老爷的人是如此,地主、资产阶级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好逸恶劳,贪吃懒做,剥削他人的劳动和血汗来养肥自己,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新社会也会有极少数贪污盗窃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他们的堕落往往也是由懒开始的。
所以,勤、俭、廉以劳动为根,懒、馋、占、贪也由不劳动而起。叶落归根,参加劳动,热爱劳动,这是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本色,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只有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才能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
从“嫌他”到“赞他”
四川仪陇县南图公社长兴大队第三生产队有个农活质量验收员,名叫宋明先,他验收农活质量坚持原则,一丝不苟。最初有些人嫌他“太挑剔”。后来,由于他验收农活毫不马虎,队里的农活质量一天比一天好,小春收成好,大春作物也长得兴旺,原来嫌他挑剔的人也喜欢他了,大伙都称赞他是“眼睛漏不过一粒沙的人”。
四川日报就这件事发表短评说:人们从“嫌他”到“赞他”,说明宋明先做得对。他坚持了真理,教育“嫌他”的人重视了农活质量,他们在思想观点上一致起来了。
农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收成的好坏,关系着每个社员的利益。因此,在验收农活时,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就是维护了全体社员的利益,就必然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受到绝大多数人的爱戴。
群众的觉悟水平在任何时候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人对于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有时往往看不清楚。象严格要求农活质量这样的事,有的人就可能一时想不通,甚至产生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做到真正的团结,是迁就他们呢,还是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呢?宋明先的经验证明:必须坚持原则,不能迁就。那些曾经嫌宋明先“太挑剔”的人,经过实践,看见队里的生产一天比一天好,终于由嫌宋明先变成了爱宋明先。这一变化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人进步了;也说明,只有在新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的团结。
办法从哪里来
甘肃平凉市四十里铺公社芦寨大队第三生产队队长潘生荣,十分注意向老农学习。不久前,他带着问题三次访问老农(下中农)梁治高,解决了复种、带种中的难题,找到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门路,得到了社员的称赞。
七月三十日的甘肃日报报道了这件事,并发表短评说:在复杂的日常工作中,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领导者自己没有经验过、也没有见别人经验过的事情、问题,要你去处理,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一个人苦想冥想,主观主义地提出一通办法,出些主意,看来似乎有点责任心,但这很不保险,碰对了是侥幸,错了,就会造成许多损失。在农业生产上,一个瞎主意,一种错办法,往往会造成一季、一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的歉收。看来,根本的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就是要眼睛向下,到群众中去,向有经验的群众请教,召开社员会,特别是贫农、下中农会,和他们一起研究、商量。
群众路线好走,又不好走。没有群众观点,或者群众观点不牢靠,总以为自己高明,总以为自己是“领导人”,比群众懂得多,或者怕麻烦,这样就不可能去走群众路线,要走也走不好。如果群众观点强,不自以为是,不是把自己看成处处比别人高明,而是处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相信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在群众面前抱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群众请教,虚心同群众共同商量,研究问题,这样,就一定会走得通,走得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