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父与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19
第2版()
专栏:

父与子
新华社记者 陈昌本
西安纺织厂五十六岁的老工人赵三只,只有一个男孩子,叫赵虎。老两口对赵虎爱得象捧住个宝贝疙瘩。孩子有个头疼脑热,老两口能整宿整宿守着不睡。家里有了好东西,尽孩子吃;有了好衣,尽孩子穿。然而,当孩子初中毕业的时候,赵三只发现,自己过去对孩子的爱法不大对头。
赵虎考高中没有考取,哭成泪人。赵三只劝道:“虎子,莫哭,考不上就当工人吧!”虎子的嘴撅得能拴住牛,一声不吭。不久,西安商业部门来了信,通知虎子去当售货员,赵虎皱皱眉,嫌这工作丢人,不干。又不久,工程部门来信,通知虎子去做建筑工人,赵虎又摇摇头,嫌当小工没前途,还不干。赵三只觉察到,自己的孩子鄙视“工人”这个光荣称号。心想:“虎子还没出工人家庭的大门,就把阶级根子忘了。这哪里还象工人阶级的后代?”
赵三只思索了几夜,决定把阶级的苦难,好好地讲给虎子听,不能让孩子忘了本,钻进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窝子。
从此,赵三只吃罢晚饭,就给虎子讲自己苦难的经历。讲他在故乡当佃农的生活:衣不遮身,饭不饱肚,穷得揭不开锅,才出来逃荒,流浪;讲他在资本家工厂当工人的生活:十冬腊月住在露天的破庙里,盖的铺的都是狗窝里的麦草,做了三年工,还置不起一床被盖。没有锅做饭,一个钵子洗衣用它,洗脸用它,吃饭还得用它;也讲到把头、资本家毒打、欺凌工人,逼得工友跳水自杀,却没人敢伸冤的故事。孩子满脸泪水,推着爸爸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还讲什么?现在咱们不是过得很好吗?”
赵三只含着泪水说:“孩子,就因为现在日子好了,你不知道这些事情,我才讲。你知道这好日子是哪里来的?”
虎子呆呆地眨着眼。赵三只接上说:“这是由于咱工人阶级有了江山。这江山,是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老一辈打下这份江山,要靠你们保!怕吃苦,图安逸,满脑子个人打算,那是保不住无产阶级江山的。”
好久好久,虎子沉默着。
几天后,虎子找爸爸表示自己的决心: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他问爸爸:“西安需要人少,边疆建设需要人多,我该到哪儿去?”赵三只虽然舍不得孩子远去,但是,他知道温室的花耐不得风吹雨打,好后生要到艰苦斗争中去锻炼。他毫不迟疑地说:“到边疆去吧,孩子,烈火里才能炼出钢来!”
邻家听说赵三只要送独根儿子到边疆,有的赞扬,有的摇头。赵三只有个老朋友找到他劝说道:“老伙家,你傻,把个独根子送走,过几年谁孝顺你!我那孩子我怎么也不舍得送走呢!”赵三只笑着回答:“老伙家,我看你傻,咱养老靠党靠工厂,解放前的老工人儿子闺女一群一群的,还不一样饿死,你不把孩子送出去锻炼成保江山的接班人,让这些青年娃娃砸了咱的江山,那就真该挨饿了,那才真傻呢!”这位老朋友搭讪着说:“接班是要接的,让虎子当个技术工人,接你的班不美气?”赵三只笑道:“风雨里炼出掌舵人嘛,工作艰苦才能锻炼孩子!”这位老朋友点着头走了。后来,他也把孩子送到了边疆。
虎子背起行装走了。赵三只总担心这甜水里泡大的孩子,没受过苦日子熬煎,经不起艰苦斗争的考验,担不了革命重担。去年冬,赵三只参加了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这个不识字的老工人经常把青年工人约到家,读毛主席的文章,读着、议论着,老人的眼界宽了。他觉得主席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主席的思想正是引导后代走革命道路的指路明灯。心想:“这可有了教育后代的好武器了。”
今年春节,虎子和十来个同去参加边疆建设的青年回家度假期。孩子进门,壮壮实实,满面红光,赵三只一眼就看出,孩子在边疆国家照顾得很周到。但是,过了两天,赵三只就觉察到孩子脸上有一丝愁容。一询问,才知道虎子嫌在边疆工作离家远,不想回去了。赵三只望着白白胖胖的孩子,心想:“自己担心的不差,革命重担没有上肩呢,就给吓倒了。边疆不缺吃,不少穿,是孩子脑子里缺少革命到底的思想。”
除夕前夜,赵三只把虎子叫到跟前,交给他一本《纪念白求恩》单行本,说:“娃,爸不识字,给爸念两遍,讲解讲解。”过去,虎子上学时常给爸念报,这次毫不犹豫地接过书,边读边解释起来。他讲着白求恩如何千里迢迢到中国参加抗日斗争,如何无私地为伤员服务,又如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讲完,抬头望望爸爸,见爸爸含着泪花深沉地望着他。
一阵沉默之后,赵三只问虎子:“娃,加拿大离中国有多远?”
虎子指着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解释:“爸,远着呢,隔个太平洋,在咱们地底下哩!”
赵三只满怀激情地问:“娃,是加拿大远,还是祖国的边疆远?”
虎子低下头,半晌才说:“爸,祖国的边疆近多了!”
赵三只不等孩子说完,接上说:“虎子,白求恩来中国是为了解放和他一不连亲二不相识的中国人民,你在边疆建设铁路,还没出中国门口呢,就嫌远了!你是工人阶级的后代,叫你走遍世界帮助无产阶级兄弟搞建设,你该怎么办?”
赵虎子红着脸沉默着。
“要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需要你象红军那样吃草根,嚼树皮,爬雪山,过草地,需要你象白求恩大夫那样,为阶级兄弟献出自己的生命,孩子,你该怎么办?”
虎子望着那张红一半白一半的世界地图,在深思起来了。
“孩子,比起当年咱们的红军革命时受的苦,比起当年你的父兄给资本家、地主当牛当马受的苦,你们现在穿着皮衣皮靴,吃着细米白面搞建设,不是艰苦,是在享福!”
夜深了。赵三只父子还在谈着。老人把学过的主席著作,结合五十多年来苦苦甜甜的经历,一遍一遍地讲给虎子听。从阶级苦难的根源,讲到幸福生活来得不易,从修铁路一锨一镐的劳动,谈到它和共产主义前景的联系。
赵虎子的思想好象安了盏灯,亮了。
从一次次交谈里,赵三只了解到虎子还有一个思想问题。就是虎子怕自己走得远了,父母老了没人照管。赵三只想,主席说具体问题得具体解决,于是他就有意识地常让虎子到邻居退了休的庞伯伯家里去玩,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有一天,赵三只问虎子:“庞伯伯家生活可好?”
“好,庞伯伯有工厂照顾,幸福极了!”
赵三只笑着说:“是啊,现在老工人是幸福,老了有退休金,不用自己担心。可是孩子们总不放心,庞伯伯的孩子在青海还挂家呢,惦着家里缺人照管!”
赵虎子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此再不跟爸爸妈妈提挂家里的事了。
春节假期完了。赵虎子自己打起行装,去找爸爸:“爸,你甭挂心了,我决心回边疆好好工作,不革命到底,不算革命工人的后代!”
孩子走了。赵三只送给孩子的一份临别礼品,就是毛主席的著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