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安徽开镰收割中稻 四川喜摘第一批新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20
第2版()
专栏:

安徽开镰收割中稻
四川喜摘第一批新棉
新华社合肥十九日电 安徽省一千六百多万亩中稻普遍黄熟,从南向北陆续开镰收割。长江沿岸圩区已收二十多万亩,从收打情况看,收成一般比去年好。
早在七月上旬,安徽各地就为收割中稻做好了各项准备。当涂县各公社向社员反复宣传,要细收细打,避免浪费粮食。黟[yī医]县有的公社要求收获时要“轻举重打,轻抖多打,收净打净”。歙[shè射]县王城区各公社实行“打抖结合”,打一下抖一下,稻草晒干后再复打一遍。这个区领导干部种的一块一亩七分试验田,复打时又打出了五十八斤稻谷。
今年安徽各地栽插的中稻,普遍采用了“三九九”高产品种,栽插期一般比去年提早七到十天。栽插后,虽然不少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旱、涝,但因抢救及时,管理细致,后期一般长得很好。
新华社成都十八日电 四川省四百多万亩棉花已经相继爆桃吐絮,各地社员正在细心采收第一批新棉。
今年,四川省的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虽然部分棉田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涝和病虫灾害,但是由于管理细致,大部分棉株仍然长势旺、花蕾多。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带桃入伏的棉田,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采摘新棉开始时,不少生产队成立了以贫农、下中农社员为核心的收花组,制订了一套从采摘到交售的制度。简阳、乐至和射洪等县一些重点植棉公社,生产队还订出当天吐絮的棉桃当天采摘,好棉、次棉不混杂的具体措施,提高了收摘质量。各地收摘的第一批新花,质地白洁、杂质很少。
各产棉区社员一面积极采摘新棉,一面大力加强保蕾保桃和后期防治虫害工作,争取多收棉花。近来,川西北和川东部分棉区有的干旱、有的多雨,这些地区的人民公社生产队根据具体情况,普遍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