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党组织经常深入农村逐户进行思想工作解决具体问题 新民纸厂职工家属安居农村积极劳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23
第3版()
专栏:

  党组织经常深入农村逐户进行思想工作解决具体问题
新民纸厂职工家属安居农村积极劳动
本报成都二十二日电 四川省铜梁县新民纸厂全部职工家属,长期安居农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为当地农村社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这个工厂设在距县城四十里的农村,是一个就地取材、就地进行手工生产的小型造纸厂。全厂一百一十六名职工大多来自附近农村。九十户职工家属除一户住在城镇以外,其余八十九户都是农村人口。从一九五六年工厂扩建到现在,八年多来,不仅没有一户家属搬进工厂居住,而且原先就住在厂里的四户家属,也在其他家属的影响下,陆续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这些家属在农村一般表现都好,热爱集体,积极出工,模范地遵守国家政策法令。虽然多数家属的孩子多,劳动力少(家属中老人小孩占百分之六十以上),一九六三年仍有五十一户做够了生产队规定的农业劳动工分,有三十户中有人被评为“五好”社员。四个干部的家属,更是以身作则,起到了示范作用。厂长叶辉绪的妻子王坤柱,一人在家带了三个孩子,喂了一头肥猪,去年还在生产队做了一百二十多个劳动日,今年上半年又做了九十多个劳动日,比当地一般妇女出工都多。党支部书记杨沅盛的妻子,积极参加生产,勤俭操持家务,从不乱花用一个钱,家庭生活安排得很好,社员都称赞她是勤俭持家的好模范。
据厂里统计,一九六三年家属中半数以上除分回全家口粮以外,还收入了现金,百分之八十的家属养了猪,六十二户有存款,职工家庭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些职工家属在农业生产劳动中,锻炼了思想意识和劳动技能。不少家属被群众选出来担任了生产队长、作业组长、现金保管、社员代表等,成为农业生产的骨干。福果公社保安大队第三生产队三十户社员中,有五户是纸厂职工家属。一九六三年,这个生产队共评选出五个“五好”社员,其中有四个是职工家属,并且有三人在生产队担任了领导工作。老工人田述全的妻子罗素珍担任妇女主任,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社员安排生活,调解家庭纠纷,受到社员的信任和爱戴。
职工家属长期居住农村,和社员一样生活,一起劳动,互相了解,亲密无间,纸厂工人回到农村,也十分关心农业生产,常常利用探亲假期,帮助生产队抢种抢收。晒纸工龙泽宣回到家里,了解到生产队缺少生产资金,主动给生产队出主意,帮助开辟纸壳生产的副业门路,使生产队在半年中就增加了一千二百多元的副业收入,社员非常满意。有的职工回家时还帮助社员修房子、盖猪圈、打粪坑。社员们也把支援工厂生产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利用农闲积极协助纸厂备料运料。这个纸厂每年需要八十多万斤造纸原料,全部是由附近几个生产队供应的。社员们总是按时按质按量地把原料送到工厂,有力地支援了造纸生产。
新民纸厂职工家属为什么能够长期安心于农业生产呢?主要是工厂的党组织经常关心他们教育他们,提高了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这个厂的党支部,始终把家属工作当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这些家属住在远近不同的农村,党支部的同志也定期到他们家里去做工作,经常配合社队党组织对他们进行教育,鼓励他们热爱农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做一个工人阶级的好家属。党支部书记杨沅盛一九六○年才调到厂里来,几年中已经到附近农村访问三十多户家属;正厂长访问了一半家属,副厂长访问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属。全厂九十户家属,除了距工厂一百多里的三户以外,干部们都走访过,对家属的思想情况,劳动中的表现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一般都做到经常了解,及时解决。例如,有的家属一度不安心农业生产,想进工厂依赖丈夫生活;有的家属因生活安排不当,夫妻不睦;有的家属在农村住房有困难。他们都分别说服教育、具体帮助或适当补助,及时解决了。有些思想问题和具体困难,书记、厂长到职工家里去八九次反复耐心地做工作,才得到解决。一些确有困难的家属,得到了工厂的补助。家属们深深感到,即使不住在工厂,也能得到工厂领导的关怀和照顾。工厂还建立了职工探亲制度,使距厂较远的职工家属,也能定期同亲人团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