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他们播种友谊——记阿尔及利亚孩子参加北京少年夏令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23
第5版()
专栏:

  他们播种友谊
  ——记阿尔及利亚孩子参加北京少年夏令营
  新华社记者 孙世恺
十九日夜晚,座落在北京西山脚下的少年夏令营沸腾起来了,到处洋溢着中阿两国少年的友情和欢乐。
由阿尔及利亚社会事务部技术顾问、阿尔及尔省社会事务局局长鲁斯塔纳·拉乌齐率领的七十五名阿尔及利亚的孩子,在夜色朦胧中从北京城里赶到这里,和中国少年朋友一起,欢度一次有意义的野营生活。由北京市一百多个中小学来的四百八十多个少先队员夹道欢迎从万里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客人。欢乐的人群中不断迸发出“欢迎阿尔及利亚少年朋友”的口号声,淹没了掌声和笑语,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在山谷里久久回旋荡漾。
嘹亮的号角声吹响了。阿尔及利亚孩子和中国孩子们齐集在一个场地上。少先队员赵立萍代表小主人满怀热情地欢迎来自非洲英雄国土的少年朋友。她激动地说:让我们和亲爱的阿尔及利亚少年朋友围坐在营火的周围,一起尽情地欢笑、歌唱,互相交流亲密的友谊。她的话音刚落,十岁的阿尔及利亚小姑娘本莎拉赫·哈达马上跑出队伍对中国小朋友说:我们长期的一个梦想,现在实现了,这就是在中国度过这个美好的假期。接着,两个阿尔及利亚孩子和两个中国孩子拿着火炬,点燃了营火。两国小朋友围着熊熊的营火唱着、跳着,中国孩子合唱了《送哥哥当红军》和《做革命接班人》等歌曲,又演奏了他们当天排练出来的阿尔及利亚乐曲《达姆达姆》。欢乐的歌声和悠扬的乐曲声刚结束,小主席又报告一个好消息:请阿尔及利亚少年朋友为大家唱一支歌。四个系着中国少先队红领巾的阿尔及利亚小姑娘,齐声唱起了《阿尔及利亚之歌》和《爱国之歌》,清脆的歌声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夏夜的微风把营火吹得越燃越旺。营火映红了两国少年朋友的脸膛,也映红了孩子们的心。不知是谁提议,请阿尔及利亚少年朋友和中国少先队员合唱一支歌。全场顿时响起狂热的掌声。三个阿尔及利亚小姑娘和两个中国女孩手挽着手,站在明亮的营火旁,放开喉咙唱起了《东方红》。这是阿尔及利亚孩子三天前才学会用中国话唱出的第一支歌,嘹亮的歌声激动着人们的心弦。
第二天清晨,中阿两国少年冒着蒙蒙细雨,从营地出发攀登拔海七百米的鹫峰。这个活动使他们的野营生活更加丰富多采。攀登这样的高峰,对孩子们的体力和意志也是一次考验。
中阿两国孩子肩并肩手挽手地行进。有些中国孩子脱下自己的雨衣,让阿尔及利亚少年朋友穿上,也有些孩子和客人合打一把雨伞。他们穿过密林,跨过溪水,沿着羊肠小路攀向顶峰。山路崎岖,两国孩子因为语言不通,就不断用手势相互鼓励继续前进。当他们到达顶峰的时候,太阳冲散浓云露出笑脸,峰顶上欢声响成一片。中阿两国少年朋友三五成群地站在山石上观赏壮丽的自然景色,遥望北京城。一些中国孩子采集花草、昆虫送给客人。参加北京市少年宫美术组的孩子更加活跃,他们拿起画笔当场写生,描绘下两国小朋友在鹫峰上的欢乐情景。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少先队员李淼[miǎo 秒]连画了三四张写生画,他把他的画都送给了客人,希望客人们带回阿尔及利亚留作纪念。有个阿尔及利亚孩子特意请李淼在画面上增画一幅阿尔及利亚国旗,表示中阿两国少年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中永远肩并肩战斗。十三岁的贝勒哈尔米·努阿拉向中国小朋友们谈起了她的父兄在祖国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情况。当中国小朋友问起她独立后的生活的时候,她的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她兴奋地说:“本·贝拉总统非常关心我们,在节日或假日常到孤儿院看望我们,希望我们好好读书。”
峰顶上欢乐的歌声不断。一群中国孩子陪伴着几个阿尔及利亚的小姑娘,放声歌唱:
我们歌声快快飞吧!飞过大海,迎着朝霞,
飞呀!飞呀!飞遍战斗的亚非拉。
告诉伙伴们,我们支持他,
被压迫民族心连心,我们永远是一家!
  ……
美帝纸老虎不可怕,要把那殖民制度连根拔。
全世界人民要解放,到处要开放革命花。
中阿两国孩子的雄壮的歌声,被山顶吹拂的风送向远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