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考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25
第6版()
专栏:

  考试
  韩少华
十八辆自行车,两列纵队。车轮子闪着清晨的阳光。新轮胎在新公路上沙沙地响着。
十八个小伙子大姑娘,紧蹬着车子赶路。这群年轻人是他们公社中学头一届高中毕业生,今天,进县城去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车队上路有一会儿了。谁都没说话,象有什么心事。这,不大带劲吧?……忽然间,那个打头儿的姑娘使劲按了几下子车铃,又脆,又亮,她回头调皮地望着同学们;紧接着,十几个车铃差不多都响啦。那姑娘摇着两根短撅撅的刷子似的小辫儿笑了起来。大家也笑了一阵。气氛活跃啦。只有姑娘旁边那另一个打头儿的壮小伙子不按铃,也不笑。两条浓眉连成了个“一”字,他好象在苦想着什么难题似的。他只是望着从路旁到天边那一大片稻田出神:多好的稻子啊!全县第一年大面积种早稻,穗头就这么重实;今天一大早,全社、也许是全县的乡亲们,都顶着星星、趟着露水去下田开镰啦……;望着远处那片大场院,听着从那里传来的电动脱粒机的马达声,他想,正是大忙的当口儿,捞不着下田了。就这么眼睁睁地从公社场院边上擦过去?那一字眉拧得更紧了。
马达声远了。新轮胎在新公路上沙沙地跑着。
出了自己公社地界,眼前还是大片的稻田,也都那么旺。大家笑着刚议论了几句,忽然飘来一阵歌声:“我们走在大路上……”
“嘿,人家社里电喇叭都安好啦!”
瞧那边,有座小房子,象是排灌站;房后头电线杆子上就有个电喇叭正伸着脖子唱呢。旁边一大片场院,不少人正忙着打场。
“电喇叭,咱社打完稻子就安!”刷子辫儿姑娘说着,领头随着电喇叭唱了起来。唱着笑着,四十多里一阵风似地过去啦。县城就在眼前。
考试,就象校长说的那样,是接受祖国的检验和选择。这是严肃的事。是的,他们都严肃地考过了这第一天的科目。等到他们蹬上车子往回赶的时候,太阳大偏西了。
远处,那排灌站的电喇叭还在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呢。年轻人又跟着唱了起来。可是,没到完,喇叭一下子不唱了。
“气象站紧急通知……四至六小时后,有七八级大风和暴雨。比原预报猛烈。各稻场打垛苫席等防护工作应急速进行……”
十八辆自行车,一齐煞住了闸。
“注意!”一字眉小伙子把手一扬:“就地组成突击队!一切听从当地领导指挥!”
十八辆自行车支在场边上。小伙子们甩掉衬衫,姑娘们把袖头挽得高高的,一下子涌到社员群里忙了起来。社员们一怔,这路援兵哪里来的?哦嗬,一出手就满有规矩,看得出来是老把式手下教出来的;就连那个顶单薄的撅撅辫儿姑娘也在行得很呢:抖席,手劲儿准;上垛,脚底下扎实。好顶事的干家子!更难得的是他们一点儿不认生,下手就抓活儿;主道家呢,也就不必见外了,真敢放开手一件一件地指派事儿——要是有个过路的往这场上一看,这伙子人,脸上身上黑里透红,一个颜色;干起活来更是一个锣鼓点子、一股劲儿!这不简直是一支久经磨练、真正过得硬的生产突击队吗!
……垛,打好啦;席也苫严实啦。一抬头,西北角上,墨疙瘩似的云头直冒了上来。
十八顶新草帽送到了眼前——看来不戴是不行的。戴上草帽,推上车子,电喇叭又唱起《我们走在大路上》,大家也高唱着,上路了。
半路上风雨交加。十八顶草帽又都扣在了十八个书包上。嘿,干完一阵重活儿,来一场天然淋浴也不错。就是天越来越黑,车速不得不放慢了……
忽然,前边夜黑地里有几道手电光柱在晃动。
“怎么才回来?”是校长的声音。接着,几位老师递过了雨衣、雨伞……大家互相招呼着进了学校饭厅,啊,看见老师和校长浑身水淋淋的,同学们呆了。刷子辫儿姑娘望着校长冷得发白的脸,低声说了中途抢场的事。
校长点点头,沉默片刻,对老师们说:“我建议把他们的事迹写进学校光荣簿……”
“事迹?什么事迹?”十八个年轻人怔住了。这一瞬间,他们分明没有听懂校长的话!
“快换换衣服去吧。”老师们催促着。
“姜糖水,同学们,赶风寒的!”厨工同志担来了两只大木桶,腾腾地冒热气。
“好,就喝!暖一暖,我们还得准备明天的考试呢。”
校长转身刚要走,又回过身来,望着十八个年轻人,说:
“其实,你们已经通过了另一场更加严肃的考试,已经通过了!”
十八个人,只在一旁听着出神——这群年轻人哪,就懂得干他们认定了该干的事,一干就干得那么自在,那么不加思量,他们,只懂得这个;至于干了这样的事可能给自己身上增添些什么,他们可根本没想到啊……
望着这群脸上还略带着几分傻气的年轻人,校长和老师们都笑了。这时候,也许只有他们微笑着明白了这场“考试”的意义吧?
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