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茶乡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25
第6版()
专栏:

  茶乡行
  高景春
采茶的时节,我们来到著名的茶乡——江西婺源县。
一天下午,霁雨初晴。我们随同县委书记杨绍南同志乘车沿溪谷到茶场去。放眼四望,远山近坡,高处低处,葱葱蓊蓊。绿的是新禾,白的是梧桐花,红的、紫的是杜鹃花,五彩斑斓,真是锦绣江山!车行数十里,越过山岭,穿过树林,最后在小河边停下了。武口茶场到了。
嘿!真是茶乡!河岸上是茶,平地上是茶,红土山坡上也是茶,一丛又一丛,一片连一片,汇成了茶的海洋。
婺源处在皖浙赣三省分界的地方,崇山绵亘,解放前,交通闭塞,居住在深山的人民,几乎与世隔绝。那时茶农吃的粮食大部分是依靠茶商从外地运来,以不等价的交换价格换来的。茶场的一位老工人告诉我们说,过去一担茶只能换一担米,一斤茶只能换一斤盐,饥寒交迫的生活,缠得茶农直不起腰。真是冬无寒衣,夏不遮体。如今,可不同啦!人民作了主人,茶农成立了人民公社。缺粮县变成余粮县。粮多了,茶也多了。公路修到家门口,供销社进了村。山区生产的粮食、茶叶、木材和药材等源源不断地运销出去;茶农需要的化肥、农药、日用百货、布匹和生产工具等都送上门来。
我们信步走进茶林,好象游泳在深绿色的大海里,前后左右,都是苍翠蓊郁的茶树,随风送来阵阵醉人的清香。
杨书记一面用手拨弄着茶丛,一面给我们介绍说:“这都是新发展的茶树。前几年,这儿还是一片荒凉丘坡,赤黄色的土地上,连草也不长呢。”这些新茶树,棵棵都很茁壮,真逗人爱。“侍候茶树可不容易呵!”杨书记又说,“这东西很娇贵,需要春施、夏锄、秋挖、冬培。一样不做到,都影响来年的产量。”杨书记是陕北人,可他现在却成了种茶专家了。
瞧着附近起伏的山峦,我们问杨书记这山地也可以种茶吗?“提起山,咱们这里有的是。”杨书记自豪地说,“全县有四百多万亩山,成材林有三百多万亩,每年为国家生产三万立方米木材哩!象这样的山,”杨书记用手指向远方说:
“坡度不大的都可以种茶。仅去年一冬天,全县就扩种茶林四千六百多亩。”
谈着,走着,越过一个山坡,又一片茶林出现在眼前。一群穿红着绿的姑娘们正在采茶,一面采,还一面唱着歌: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
姑娘们手提竹篮采茶忙
哟。
  ……
一片茶叶一片心啰!
千里迢迢送北京哟,
送给亲人毛主席……。
嘹亮的山歌,在山谷间滚动着,滚动着。
我们来到制茶厂房,看到工人把机器擦得干干净净,等候着新茶的生产。场党委书记对我们说,这些杀青、揉捻、烘干等制茶机器都是工人在实践中自己发明的。这些机器看起来很简单,但大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过去炒茶叶三代苦。”杨绍南同志告诉我们。因为在季节上,采茶与插秧有矛盾,所以茶叶的采制工作大部分是妇女干的。三代苦就是:婆婆烧火,儿媳妇炒,孙子在背上哭。现在这里除了部分高级细茶,为了保证色、香、味、形四美完备,仍用手工操作外,都实行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
另一个厂房里正在生产高级茶——奇峰、毛尖。厂房不大,并排八、九个炒锅都点上了火。刚采下的嫩茶摆在席子上,象绿色的地毯。因为当天采的茶,必须当天炒完,不能过夜,工人们都正在紧张地劳动着。这时,杨书记卷起袖子给我们作炒茶的表演。炒锅烧得相当热,鲜嫩的茶叶芽放进去“叭叭”响,杨书记熟练的两手抓起茶叶,不停地翻动着,湿润的而带有青香的青烟迎面扑来。他一面操作着,一面给我们讲解:“火小了,杀不了青;火大了,炒不匀,揉茶时,手要一来一往,劲要使得匀。劲小了,揉不紧;劲大了,会揉断。”
一会,茶场的同志们给我们端来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奇峰茶。叶芽沉在水中,鲜嫩碧绿。喝一口,香喷喷,甜津津,美极了。
参观了茶场,一边往外走,我一边想:爱喝茶的人很多,但人们未必都知道,这芳香的名茶是怎样制出来的。不登高山,不知天高。饮水思源,不能忘记种茶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