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在农业专科学术讨论会上 各国农学家报告研究土壤改良成果 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改良豫北盐渍土的论文和电影受到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29
第2版()
专栏:

  在农业专科学术讨论会上
各国农学家报告研究土壤改良成果
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改良豫北盐渍土的论文和电影受到欢迎
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学术报告厅里今天放映了一部介绍中国豫北地区改良和利用盐渍地的电影。影片的开头是一片覆盖着白雪般盐霜的贫瘠土地,结尾时却出现了一望无际的麦海。
中国土壤学家王守纯和青年农业科学工作者穆从如合写的一篇关于改良豫北盐渍土的论文,今天在会上宣读以后,紧接着放映了这部电影,受到了各国农学家的欢迎。
王守纯和穆从如的论文,介绍了他们四年来在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地区,经过对盐渍土的科学研究工作,找到了一套利用和改良盐碱土的办法,以及在盐渍土地上如何进行棉麦保苗的技术措施。
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棉粮产地之一,但是盐渍土占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土壤盐渍化的为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了彻底治理盐渍土,迅速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九六一年他们在新乡县洪门公社建立了盐渍土改良利用的农村试验基点,并且认真执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找到了一整套措施。洪门公社采取这个办法以后,在三千余亩历年产量很低的盐渍土上,一般都获得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百的增产效果。经过实验证明,这项技术措施在我国淮河以北的盐碱土地区都可以广泛推广。
今天各国土壤肥料专家还听了朝鲜、锡兰、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四个国家的五篇有关土壤肥料方面的论文报告。
提高土壤肥力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农业生产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学家林周永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由于采取了适合各种土壤特性的提高肥力的措施,共和国北半部的灌溉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了近十倍,所有的旱田和水田都能保证高产和稳产,连坡度二十五度以上的倾斜地都改造成为梯田、果园和桑园。化为酸性的、含砂多的、退化了的水稻土,以及其他贫瘠的土壤,也都得到了改良。
巴基斯坦卡里姆教授和锡兰潘纳博克博士的论文,都根据本国的土壤分布和种类情况,提出了土壤改良和管理方面的合理建议。
印度尼西亚苏塔雅·维巴瓦工程师提出了两篇有关肥料方面的论文。前者通过对磷肥和氮肥施用于大豆的作用的研究,证明磷肥对促进根瘤菌的增加有很大好处,而且磷肥是通过根瘤菌对作物的生长发生影响的,施用磷肥虽然对促进枝叶生长有作用,但是破坏了根瘤菌。后一篇论文介绍了作者对软管藻固氮作用研究的成果。论文作者进行这项研究是六个月前才开始的。软管藻是水稻田中的一种藻类,过去有人认为这种藻类不能固氮,对水稻生长没有好处。维巴瓦进行试验的结果,证明软管藻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他的这个发现,对大量培养软管藻,增加水稻的产量有很大好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