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阅读
  • 0回复

洪浪丹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31
第6版()
专栏:美术欣赏

  洪浪丹心
  张永太 画 白世藻 文
《洪浪丹心》是一幅扣人心弦的美术作品,作者用充满热情的笔,描绘出一幅人民子弟兵在洪涛险浪中救护人民群众的炽热画面。
看!十多个钢铁般的战士,矗立于洪浪之中,肩扛着木梯在湍流急涡上搭起了一座人桥,扶老携幼地把亲人救出了险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画境是,拦腰的洪水翻着怒浪在滚滚地上涨,狂风伴着暴雨来势凶猛,可是作者画笔下的军民,个个临危不惧,走在人桥上最前面的老人,一手握木杖,一手握着子弟兵的手,面色从容、脚步不迫;拉着爷爷衣角的红领巾少年,在洪水袭来时刻,还没有忘记带上他的书包。从人物那些镇定的神情里看到,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坚定的信心。最感人的还是那用有力的肩膀和茁壮的巨手扶扛着木梯的人民战士,他们的行动深刻地反映出为了祖国和人民可以赴汤蹈火的人民军队的本质来。在十五年前,我国版画家古元同志也曾创作过一幅《人桥》,那是反映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为了追歼敌人,在河水挡路的情况下,有十名战士不顾水寒敌弹,一齐跳进河水中,把木梯扛在肩上搭起一座人桥,部队踏着人桥迅速冲过对岸消灭了敌人。这两架“人桥”虽出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了不同的内容,一个是对敌人的恨,一个是对人民的爱,但十分自然地唤起了人们的联想,因为这恰好表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并且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解放军继承和发挥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这幅画的作者张永太同志是个解放军战士,他在处理和表现抗洪抢险这一题材时,并没有单纯从“险”字上做文章,也没有局限在抗洪斗争表面的情节描述,而是以革命的阶级感情为基础,突破了一般化的框框,透过了斗争的表面,深入而细致地反映了抗洪斗争中军民鱼水关系的重大题材。所以,我们看了这幅画,感到十分亲切,象读到一首富有生命力的诗,使人产生了深远的联想。这幅画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讴歌英雄的革命人民和军队的进行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