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华北防疫医疗队是怎样团结改造中医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4-16
第4版()
专栏:

  华北防疫医疗队是怎样团结改造中医的?
彭庆昭
“你们下去了,一定要记住毛主席的团结与改造中医的方向,去把他们组织起来,打下农村防疫医疗工作的基础。”这是华北防疫医疗队出发的时候,卫生部副部长朱琏同志对他们的讲话。
可是,他们一到了天花流行的地区(平山县),工作需要赶紧去突击的时候,就都自己抢上前去干开了:种痘、治病、化装宣传……十几天内,就得到了群众极热情的拥护,而对本地医生发生了许多怨言。这样使防疫队的同志想起了朱副部长的指示。这样下去,不但不能为群众建立防疫卫生工作的基础,而且将来医疗队一开走,就会闪得群众更加无依无靠了。
如何去团结与改造本村的医生呢?他们首先进行了调查:回舍镇因为是一个八百多户的大镇子,一共有七位本地医生,里面有两位西医,农村里一般的西医,大都只在小医务所里当过看护或司药的。一般中医也大都只在药店里当过学徒,能背诵一些汤头歌诀,回舍镇的情形,大体上也是这样。他们最希望学习的就是技术。
防疫队队长刘芳龄同志就对他们提出,准备和他们一道诊病,帮助他们研究些科学的道理。一般中医都很好,只有一位读书较多的老中医先生,不大感兴趣,开座谈会常打瞌睡。还有一位西医说:“西医那一套我还不知道?也不过是阿司匹灵,匹那米洞咯!”(那是常用的两种解热药)
这时,一位本村的西医正害肺炎,很危急了,请防疫队去治。刘队长就邀请本村医生们去会诊,他们断不清是什么病,不过看到他脸色发青,鼻翼扇动,都觉得这是没法挽救的了。刘队长就给他们说这是肺炎,用潘尼西林(一种西药)去治,那个病,很快就治好了。于是大家就要求刘队长给讲肺炎的诊断方法。在讲这个诊断法的时候,那位平时打瞌睡的老先生也掏出本子来作笔记了;那位西医也就比较老实些了。
那天他们座谈肺炎的诊断法,有一位中医周俸禄家里的人来叫他赶急回去,他回去一会儿又跑来了,说他老婆病重了,可能就是肺炎,请大家去会诊,大家便随着他去会诊。去了一看,果然就是肺炎,就按照同样的治法来治,病势也很快好转。这以后,大家就更学得起劲了。
关于肺炎的治法,刘队长谈到磺胺(西药)也很有效,这时一位中医田瑞欢喜得跳了起来说:“他正有一磅磺胺,不知道如何使。”当刘队长讲了磺胺的用法,两三天后,那位田瑞就用上这一点本事了。那是南望楼村的一个快死了的病人,他去一看,是比较典型的肺炎,就按刘队长教的用磺胺来治,病人果然渐渐轻起来。
在这时期防疫医疗队还用显微镜,使中医认识了病的根源,确是由病源细菌而起。那些中医根据过去许多经验,现在是深刻的体验到了西医诊断方法的好处,他们说:“这种科学方法说得又明白又确实,不象过去的医书在那里做文章了!”他们还反省了过去凭着阴阳五行来推理,治坏了病,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坏的,治好了病,也不能确定是怎样好的。想起过去不详细询问病人,只凭把脉,是不能完全了解病情的。
并且在医疗中破除了迷信。他们还说:“这一次把我们的迷信思想也揭穿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实际例子:一个病人,防疫队同志给他药,叫一天一夜吃完,过了一天再去看时,病人不但没有好,而且沉重得很了。当时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问他家里人,他家里的人都不说,又向邻居询问,才知道他家里的人,见到病人说胡话,说是有了邪气,不吃药,而请了巫婆来下神,所以把病耽误了。为了挽救这个病人,医疗队的同志就给他打了针,以后就轮班守住病人,不准巫婆去闹,按时给病人连打了几针,三四天以后,病人热也退了,也清醒了。大家才想起过去因为自己也有迷信思想,巫神见神见鬼,咱也就不敢一定说没有,反对人家也就不坚决。
在一道诊病当中,防疫队同志对病人的亲切、耐心,和细心诊断,给那些医生影响也很大,有的说:“这才是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哩!咱们以后也要学习,不学习也不行呀!老百姓都看到了这样好的医生,咱再象老样子,群众会提意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