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当移风易俗的闯将——从下乡女青年孟凤鸣拾粪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9-14
第6版()
专栏:

当移风易俗的闯将
——从下乡女青年孟凤鸣拾粪说起
梅原
有点旧脑筋的人一看这副题,是会大不以为然的——粪这东西怎么能让年纪轻轻的姑娘们去拾呢?
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件值得大赞特赞的事!
山西曲沃县北郭马庄就有这么个姑娘,她叫孟凤鸣,是个下乡知识青年。孟凤鸣下乡后发现地里缺肥,道上粪很多,就是妇女们不拾粪,说那是丢人的。孟凤鸣为了同这种旧习俗挑战,偏偏拿起粪筐,偏偏到来往人最多的汽车路上去拾,还偏偏发动别的妇女也去。就这样,北郭马庄妇女不拾粪的习惯慢慢被打破了,人们对妇女拾粪也由大惊小怪而变成了夸奖:“大姑娘拾粪,劳动真好哩!”
“大姑娘”拾粪之所以值得夸赞,我以为这不仅因为它表现了她们劳动好,而且也还表现了她们那种敢于向旧习俗宣战的勇气。
妇女不拾粪,在我们的农村里是否普遍存在,我没有调查过,但以我到过的有限的几个农村来说,确没见过妇女们背个粪筐、拿个粪铲的。在这些地区,这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我想,先前的贫苦农民家的妇女,因为有繁重的家务劳动,不及顾此,于是相沿成习,出外拾粪便只成为男人们的事儿了。
然而我还想,妇女不拾粪,恐怕也还有着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内的。夫权社会里,妇女被男人们瞧不起,那个“圣人”孔丘就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女子在旧社会,岂止被与“小人”并列,而且还是“男子汉大丈夫”们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既是“私有财产”,便不好到处走动,而拾粪是要走动走动才能拾得到的,这在先前就对妇女有所不便。所以,妇女不拾粪,也是她们长期在旧社会里得不到解放的一个间接的结果。
我们的农民过去受三大敌人的压迫,其中特别是受封建势力的压迫最深最久,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科学知识,还有着不少的封建和迷信的习俗。风俗习惯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有怎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有怎样的风俗习惯。旧社会推翻了,旧的风俗习惯也一定会随之逐步改变。与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相适应,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也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巨大的变革。但正如列宁所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要彻底改变它,需要长期地做很多耐心的教育工作。回乡下乡的知识青年们,是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农民,他们受旧习俗影响较少,能够而且应该担负起移风易俗的任务。
移风易俗是一场革命,进行这场革命,也需要勇气。新风气的树立,象一切新事物的诞生一样,开始时难免要被一些人看不惯,甚至于嘲笑的。但是,有了第一个闯将,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当普遍形成风气后,群众也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拍手欢迎了。我们现在的农民不同于过去的农民,他们在党多年的教育下,有着社会主义的觉悟,当他们了解了新事物的意义时,就能够很快地接受它的。这是移风易俗中的有利条件。“大姑娘”孟凤鸣拾粪,没有多久就受到当地群众的夸奖,即其一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