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同贫农下中农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江苏近七千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农民 济南市七百多名知识青年分批下乡集体插队,决心在农村扎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9-19
第2版()
专栏:

同贫农下中农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江苏近七千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农民
济南市七百多名知识青年分批下乡集体插队,决心在农村扎根
新华社南京十八日电 江苏省今年以来,已经有近七千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达农业第一线。
今年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学的应届高中和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董加耕的事迹,明确了“什么是青年人的远大理想”等问题,所以都能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毕业考试一过,他们一方面准备报考升学;一方面纷纷报名,立志务农。南京市有一些学生在毕业前夕到农村劳动时,看到由于贫农下中农缺少文化,有些生产队缺少会计人员,便决定报名申请到农村去插队。
这批下乡知识青年的家长,不少是革命干部、老工人、劳动模范和知识分子。他们都热情鼓励和支持子女务农。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顾骁抗的父亲,是一个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一听说孩子立志务农,便鼓励他说:“这条路你选择得好。你是革命部队里长大的,从保育院、子弟小学、一直到中学,长期生活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从来没有吃过苦,今天应该到农村去,加强自我改造。”他还给孩子讲述了他们家的红色家史,鼓励儿子要勇于迎接并战胜各种困难。临走的时候,父亲送给儿子一套《毛泽东选集》,正在无锡休养的妈妈也写来祝贺信,弟妹们出了一期家庭欢送墙报,勉励哥哥在农业战线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在苏州市职工子弟中学一起毕业的钱双泉和钱玉英是孪生兄妹,他们的父亲是华盛造纸厂的老工人,听说兄妹双双报名要求到农村去,他兴奋地满口答应,并且对孩子说:“要记住,是党把我们从苦难中解放了出来,是党培养你们读了十二年书,你们不能忘本,到农村去,一定做个全心全意为贫农下中农服务的勤务员。”南通市唐闸轧花油脂化工厂车间主任吴荣华知道女儿被批准务农后,高兴地对人家说:三年前,他送大儿子参了军,现在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五好”战士;今天,又要欢送女儿去当新式农民,希望她成为“五好”社员。江苏师范学院讲师徐正语在欢送儿子下乡时,语重心长地说:“爸爸是在旧社会长大的知识分子,只会脑力劳动,不会体力劳动。你是新社会培养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和贫农下中农结合,要把自己锻炼成既会体力劳动又会脑力劳动的新型劳动者。”常州市第一中学教师缪剑华,也利用午休时间赶绣了针线包,赠送给下乡的学生。希望他们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这批下乡务农的知识青年,在被批准以后,都象待命上阵的战士一样,抓紧一切时机,开展各种练意志、练体力的活动。还有不少学生在出发的前几天,成群结队到附近郊区生产队去劳动,学习各种农活,他们说这是进劳动大学前的功课准备。
新华社济南十八日电 济南市今年已经有七百多知识青年分批下乡集体插队,参加农业生产。这批知识青年都是本届和历届没有升学的高初中毕业生。他们这一行动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干部同群众的欢迎。
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刘涌少将鼓励要到农村去集体插队的儿子刘少鹏说:“农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也是你们用武之地,你应当走这条道路。”他送给刘少鹏一套《毛泽东选集》,要他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坚华曾先后送三个儿子去农业生产战线,现在他又送第四个儿子王洪振到农村去,他教导儿子要依靠贫农下中农,好好锻炼,在农村里扎根。他的爱人雪静锋买了七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并且将自己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时获奖的一个纪念册,一起送给儿子。山东工学院教授金榜的女儿金心树也在父亲的鼓励下到农村去参加生产劳动。
在知识青年们离开济南前,有关单位都举行了欢送会。许多街坊邻居纷纷前来祝贺,有的还帮助他们拆洗被服,准备行装。中共济南市委和市人委发给下乡知识青年每人一套“四大件”(锄、镰、锨、镢),还赠给每人一部《毛泽东著作选读》。
这些知识青年是到齐河、肥城、历城等县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插队的。许多已经报名的知识青年在出发前曾分别到齐河、肥城等县生产队参观访问,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他们到达生产队时,当地的干部和社员开了欢迎会,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