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从“泥腿子”到科学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01
第12版()
专栏:

从“泥腿子”到科学家
不久以前,在世界科学的讲坛——北京科学讨论会上,我国著名的水稻丰产模范、农民科学家陈永康,宣读了他和另外三位农学家合写的科学论文。接着,会场放映了纪录陈永康“三黄三黑”看苗诊断的科学教育影片。这时,银幕上的陈永康和代表席位上的陈永康,成了各国农业科学家注视的中心。
论文总结了他提出的“三黄三黑”水稻栽培技术的系统经验。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水稻生长的三个阶段,观察水稻叶色、长势、长相及其相互联系,并根据观察到的各种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施肥、浇水和晒田等技术措施,以达到高产目的。这套措施已经在我国江苏省太湖流域逐步示范推广。
陈永康出身于一个佃中农家庭,小时候断断续续念过两年书,今年五十七岁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从十二岁开始种田,四十多年来,没有一天放弃过对水稻的研究。他只要用手摸摸稻叶,拍拍叶尖,看看稻根,就能断定这块田能不能增产;他在田头转一转,就能算出这块田有多少株苗。难怪有些农业科学家说:“陈永康简直会跟水稻说话。”“陈永康熟悉水稻的脾性,赛过妈妈熟悉自己的儿女。”
可是,象陈永康这样一个巧农民,在旧社会象是一粒明珠被埋在土里,不能发出应有的光辉。解放后,世道变了。一九五一年,陈永康有一亩稻田收到了一千四百多斤稻谷。丰收的消息很快传开了。陈永康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重视,获得了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的光荣称号。这颗长期被旧社会埋在土中的明珠,终于破土而出,闪射着光芒。
一九五八年年底,这位和水稻打了四十年交道的泥腿子农民,进入了新的科学天地。他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担任研究员。这里有专门的试验田,有充裕的研究时间,有科学仪器,还有许多研究人员帮助陈永康一齐研究、总结。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陈永康学会了许多过去不知道的科学理论知识。他说:“过去种高产田虽然有些经验,可是还不很有把握,现在有了理论根据,把握也就大得多了。”
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陈永康在技术措施方面,比过去更加成熟了。一九五八年以前,他种过四十年水稻,只有三块田出现过亩产一千斤的收成。自从他进入江苏分院以后,他对于在正常年景下,在各种不同土质、不同条件下培育千斤晚稻,已经有充分把握了。曾经同陈永康一起种了四年高产试验田的作物生理学家崔继林说:“一亩地收一千斤稻谷,并不是太稀罕的事,中国有,外国也有,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象陈永康那样,创造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亩产千斤稻谷的一套栽培技术。”
这几年,他和有关的水稻专家在一起,写了几篇科学论文。一九六三年整理出版的《陈永康高产经验》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他四十年种水稻的经验。   宜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