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给我们上了一堂主课——阶级斗争——评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17
第6版()
专栏:

给我们上了一堂主课
——阶级斗争——评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
魏传统
优秀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现在被搬上银幕同我们见面了。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毫无疑问,这个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话剧被改编成电影上映,不但满足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而且在当前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复杂形势下,尤其在当前文艺战线上,有人正企图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温情主义以及阶级调和论等等作品,来掩盖阶级矛盾,歪曲阶级斗争,迷惑人民群众,向社会主义文艺阵地挑战的时候,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真正革命的文艺,必须深刻揭示和正确反映阶级斗争,创造工农兵的革命英雄形象,来表现我们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精神,以此鼓舞教育人民,不断推动历史前进。这是党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最光荣的任务。《霓虹灯下的哨兵》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忠实地体现了话剧的主题思想,对阶级斗争的揭示是真实的,准确的,深刻的。它通过驻上海南京路上的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连队,在解放初期,与暗藏敌人的破坏活动及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所展开的一系列斗争,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形势和特点。正如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再指出的: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仍然存在,一切腐朽的反动的势力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必然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同时,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阶级斗争便产生了新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对于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霓虹灯下的哨兵》所反映的现实斗争,正是证明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论断。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阶级斗争不但是客观存在,而且就某种意义说来是更加尖锐复杂了。它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敌人除了企图使用武力推翻我们之外,更多更大量的是利用资产阶级的“香风”毒气,即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享乐思想,来引诱和腐蚀我们革命部队的成员,企图从生活上打开缺口,让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情调乘虚而入,并从而达到完全瓦解我们的目的。
正因为《霓虹灯下的哨兵》确切地反映了阶级斗争,提出并回答了引人深思和促人猛省的社会重大问题,因而,它对我们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便有着普遍而深远的意义。象影片中的陈排长,就可以作为人们的一面镜子。他虽然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战场上立过功,但他在入城后,到了一个新的复杂环境里,却失掉了警惕,放松了思想改造,经不住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袭击,思想起了变化,于是扔掉了针线包和布袜子,看不起曾与自己同生死的阶级兄弟赵大大,厌弃曾同自己共患难的妻子春妮。结果被敌人钻了空子,给革命事业造成了损失。今天看来,虽然在各个战线上,在兴无灭资的斗争中我们都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在意识形态的领域里,两条道路的斗争依然是十分尖锐和激烈的,谁战胜谁的问题并未最后解决。在我们的周围依然充满了类似《霓虹灯下的哨兵》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形式的阶级矛盾和斗争。阶级敌人从未间断过向我们进攻,他们所使用的“香风”毒气常常在说说笑笑中进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大当。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不难找到象陈排长那样,开始由于麻痹大意,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而吃了大亏的同志。这说明要过好社会主义这一关,必须提高警惕,时刻保持阶级斗争观念,不松懈革命斗志,加强思想改造,才能把敌人所希望的“和平演变”的梦想彻底粉碎。
《霓虹灯下的哨兵》能够获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还在于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尤其那些代表我们时代精神的革命英雄人物,更是光采夺目,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力量,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着崇高的精神世界和可贵的革命品质: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工作有高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对劳动人民怀着无限的热爱,对阶级敌人充满了刻骨仇恨和警惕。这里有:在斗争中坚定沉着、谨慎练达、胸有成竹的指导员路华;有作风朴素、性格爽朗、斗志旺盛的连长鲁大成;有爱憎分明、耿直憨厚的班长赵大大;还有任劳任怨、富有风趣、体贴同志的老班长洪满堂。这些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不仅没有象敌人所诅咒所期望的那样趴在南京路上“变黑、发霉、烂掉”,而且战胜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牛鬼蛇神的挑战和袭击,原因就在于他们记住了党的教导,坚持了阶级斗争,发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粉碎了敌人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瓦解和腐蚀我们的企图,做到了“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保持了革命部队的英雄本色,也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正如连长鲁大成恰中要害地向陈喜指出的:同志,你就从这里(指陈喜扔掉的那双老布袜子)检查起吧……这个场面是令人十分感动的。
陈喜的妻子春妮和上海老工人周德贵这两个人物,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他们代表解放区人民和广大工人阶级的革命品质,对自己的党和自己的军队充满了热爱。在过去战争年代里,我们战胜拿枪的敌人是依靠着他们;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战胜不拿枪的敌人,也必须更加紧密地依靠他们。他们是人民军队深厚的力量的源泉。
从这些革命英雄人物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他们粉碎敌人和取得胜利以后与群众血肉不可分割的联系,无一不是与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有密切联系的。从而有力证明了我们的军队不只是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还是一支强大的政治思想力量。
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生动地说明了,凡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有益的作品,人们总是欢迎的。相反,那些企图利用种种手段和形式,顽强表现自己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情调的反社会主义的作品,无论它冒充什么样的“香花”,终于要被人们识破而被作为毒草铲除掉的。(附图片)
解放军某部战士守卫在上海南京路上,抵制了、打退了各种各样的“香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