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脚踏实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21
第6版()
专栏:

脚踏实地
董善元
凭谁踏破天险,
助尔攀登高峰。
志向务求克己,
事成不以为功……
每当我站在天桥百货商场鞋组的柜台前面的时候,总不免想起郭沫若同志题赠给鞋店职工的这些诗句。
天桥百货商场,是商业工作大跃进的一面红旗。他们在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不断革命、不断跃进,一直走在前列,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每个柜台都象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大书。鞋组,是商场的一个普通小组。柜台并不长,布置却很精致;品种并不多,但样样适销对路;人员一茬接一茬;服务质量一浪高一浪。这个小组可以说是整个商场的一幅缩影。
组长张景良同志,从一九五八年以来,一直是商场的标兵之一。十五年前,他在一家私营制鞋作坊当过学徒和工人,可是直到北京解放,他也没有买过一双新鞋穿。几年前,到天桥百货商场鞋组作了售货员。起初,他以为自己有制鞋技术,卖鞋该是轻而易举的,但是站在柜台里,他才感到卖鞋比制鞋并不容易。在党的教育下,他开始懂得了一个售货员不仅要了解生产,而且要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不仅要成为顾客的参谋,而且要成为顾客要求的代言人。他懂得了站柜台不只是付货收钱,而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革命工作。于是,他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刻苦地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地征求顾客意见,对阶级兄弟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有一个时期,他注意到很多女顾客试穿新鞋总不称心,常常询问:“还有肥大些的没有?”经过研究,原来是家庭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一向以纤巧紧窄为特点的女鞋不能适应新的需要了。他积极向生产部门提出建议,鞋样一宽再宽,楦头一改再改,增加了大号的,又增加了特号的。当新产品受到女顾客称赞的时候,张景良的心情十分激动。前两年,塑料鞋底开始代替布鞋底的时候,许多人还不大习惯,张景良便积极地为它鸣锣开道。他不仅宣传推销,而且对试穿的顾客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工人们说厚底鞋穿起来“有根”,农民说在田间劳动蹬铁锹,鞋底薄了硌脚。他便建议生产部门把鞋底加厚,为新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我曾经向他请教过为生产为消费者服务的经验,他谦逊地说:“没有什么可谈的,穿鞋是脚踏实地的事嘛!”
脚踏实地,这句朴素的语言里,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啊!
一九五八年,青工孙云珍和张景良订立了师徒合同。张景良也是用脚踏实地这句话作为见面礼的。孙云珍学习业务进步很快,张景良对她的服务质量也就更加关心。有一次,一位郊区的女社员来买皮鞋,只用手比量了一下尺寸,既不挑也不试,便说:“包上吧!”孙云珍刚把鞋装进盒子,张景良在旁边提醒她请顾客试试。那位女社员腼腆地试了鞋,果然不太合适,孙云珍又替她换过,顾客道了谢,满意地买走了。孙云珍指着顾客的背影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顾客,挺贵的东西连挑都不挑。我看她大概是第一次买皮鞋。”张景良说:“是呀!这是我们的新顾客。很多人收入增加了,第一次买自己过去买不起的东西。他们第一次买,我们售货员的责任就更大些。我们不是常常说要把愉快送给顾客吗?如果顾客买了东西不称心,怎么能够愉快呢?”从此,孙云珍才懂得了张景良强调的脚踏实地,不仅贯彻了求实精神,而且蕴藏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孙云珍大踏步前进了,不久,她也进入了商场标兵的行列。
脚踏实地是服务质量的标志,也是售货员思想革命化程度的标志。不久前,张家口市一家百货商店的一位同志到天桥商场学习先进经验,曾在鞋组参加过售货劳动。这位同志对天桥商场售货员的热情很有感受,而对张景良说过的脚踏实地的经验,她却没有十分在意。有一次恰好有位顾客想买的皮鞋只有一双了,她想:这是双次品,赶快卖出去吧!正要成交的时候,售货员滕淑香走过来用手压了压鞋帮显示出上面的皱纹,然后告诉顾客:“这双鞋底子很好,但鞋帮质量较次”。顾客含笑点头,非常感激。这位同志也受了很大启发。她说:“天桥的售货员对待顾客的热情中包含着真心实意和负责的精神;而我们却缺乏这种精神。这不是一般的差距,而是社会主义商业与资本主义商业两种经营思想的分界线!”这位同志从天桥商场取经回去后,便在自己的商店里引导职工破旧风,立新风,学习天桥百货商场售货员这种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的精神,脚踏实地地改进工作。而给予这位张家口来的参观者强烈启发的滕淑香,今年只有二十岁,既是张景良的徒弟,也是孙云珍的徒弟,是位两年前才来到天桥商场的新手啊!(附图片)
孙云珍刚把鞋装进盒子,张景良在旁边提醒她请顾客试试……
赵志方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