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采用过去作坊生产时期依靠农村劳动力的有益经验 榆中水烟厂充分发挥季节工生产优越性 工厂生产成本降低,年年都有节余;生产队增加收入,社员得到好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26
第2版()
专栏:

采用过去作坊生产时期依靠农村劳动力的有益经验
榆中水烟厂充分发挥季节工生产优越性
工厂生产成本降低,年年都有节余;生产队增加收入,社员得到好处
本报兰州二十五日电 我国水烟叶的主要产区——甘肃榆中县的地方国营榆中县水烟厂,吸取过去作坊生产时期依靠农村劳力进行生产的有益经验,坚持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个厂和兰州市生产水烟的工厂比较,车间经费和管理费用都低百分之五十以上。建厂六年来,年年有盈利。
榆中县一带是著名的“兰州水烟”的主要产区,解放以前,这一带农村中有数十个水烟作坊,附近许多农民都学会了生产水烟的手艺。作坊在烟叶大量上市以后,利用农村秋后闲散劳动力,进行季节性生产,到了次年农忙季节,烟叶逐渐用完,就减少生产或停止生产。榆中县水烟厂是在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建立的,它继续实行了这个正确办法,在农闲时大办,农忙时小办。为了便于组织农村劳动力和接近原料产地,在盛产烟叶的金崖人民公社尚古城生产大队设立了一个水烟加工总厂,在另外两个产区设立了分厂。
最近,记者访问了榆中县水烟厂。这个厂位于宛川河边。早晨,只见许多农民扛着锄头、铁铣,走向田间;另外一些农民却手拿刨子、锤子,走进了水烟厂。随着人流,记者走进了这个厂的刨烟丝车间,只见技工和助手配合成对,站在一捆捆的烟叶旁边,一推一拉地在刨烟丝。他们以原来的生产队为单位,组成二十多个生产小组,有组织,有领导,生产进行得有条不紊。厂方只配备了极少数的职工检验产品质量和指导生产技术。工人用的刨子、凿子和锤子都是自备,自己负责保管和修理,因此,工厂不用配备专门修工具的工人。
工厂的东头是木工车间,几十个木工有的在做压烟夹板和烟匣子,有的在刨木箱。这些木工也是季节工,工厂需要木工时,只要事先告诉生产队,木工们就自带工具到工厂来劳动;遇到生产队需要修理车辆、造木制农具、盖房子时,也预先向工厂打招呼,让工厂作好安排后,再回生产队去工作。近两年来,水烟加工厂的业务有了新发展,农村的木工活也较多,这个工厂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培养了一批新木工。
这个厂的季节工都是附近生产队的社员,吃饭时,有些工人的家属把饭菜送到车间来,有些路近的工人干脆回家去吃饭,在工厂食堂里吃饭的人很少。总厂和分厂现在共有六百多工人,生产旺季达一千二百多人,但全厂只有四个炊事员,应付裕如。工人们离家最远的只有二三公里,绝大部分工人都是早出晚归,工厂用不着建造许多职工宿舍。建厂六年来,全厂修建职工宿舍总共用了一千多元。
这个工厂的固定工人只有二十五人,工厂根据农业季节的闲忙,工厂任务的大小,生产旺季可以把工厂的劳动力人数增加到一千二百人。农忙季节或工厂任务小时,厂里的劳动力就相应地减少。一九六一年烟叶受灾减产,水烟的加工任务大大减少,只要几十个劳动力就能完成全部加工任务,工厂就预先通知了各生产队,生产队就把大批劳动力安排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别的副业生产。工厂的生产任务减少了,工资等开支也相应减少了,结果,这一年工厂仍盈余了二万七千元。
各生产队根据加工厂对劳动力的需要,多要多派,少要少派,不要就不派,因此这个厂没有窝工现象;利用就近农村富裕劳动力,工厂的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大为减少;非生产人员少;加上小工具由工人自备、自管、自修,生产投资和管理费用减少;再加上工厂设在原料产区,运输方便,运费低廉。国家给这个厂的全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不到三十万元,今年头五个月的上缴利润,就达三十一万五千元。
榆中县金崖人民公社尚古城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岳怀发说,他们和水烟厂一直合作得很好,工厂主动把生产任务和劳动力安排预先告诉生产队,生产队在安排农活时,同时安排了支援工业的劳动力。农忙季节,需要从工厂抽回劳动力时,也事先向工厂打招呼。几年来,这个生产大队一直较好地支援了工厂生产,生产队本身的生产任务没有受到影响,相反的,对发展公社集体经济和增加社员收入大有好处。今年头五个月,这个生产大队的四百多户社员,从工厂收入的工资,平均每户二十多元,改善了社员的生活。工资的另一部分归各生产队集体所有,生产队另给参加工厂劳动的社员记工分。古城大队各生产队今年已收入了一万多元,他们利用这笔收入,购买化肥、抽水机用油和运输城粪下乡,今年烟叶的施肥可比去年增加一半以上,还增加了烟叶播种面积,发展烟叶的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