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厉行节约是全国普遍的长期的政治任务 《解放日报》讨论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后要不要利用旧瓶子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0
第2版()
专栏:

厉行节约是全国普遍的长期的政治任务
《解放日报》讨论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后要不要利用旧瓶子的问题
新华社上海八日电 《国民经济情况全面好转之后还要不要旧瓶子?》上海《解放日报》从十月十六日起就这个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应,纷纷写信或打电话给《解放日报》发表自己的见解。到十月二十九日为止,《解放日报》收到了参加讨论的读者来信共三百封,并且已经将部分信件和口头反应先后集中发表了四次。
讨论是从一封读者来信开始的。南市区废品公司料瓶商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写信给《解放日报》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很多单位不愿意继续利用旧瓶了。他们认为,国民经济情况已经好转了,新瓶有的是,何必再用旧瓶!……原来长期利用的旧瓶有四十二种,现在已减少到十三种。由于生产单位不积极利用旧瓶,我店库存逐月扩大,仅十一个月的时间就积压了青霉素瓶、啤酒瓶、墨水瓶等各式料瓶一千四百多万只,积压资金六十二万元。有些好端端的瓶子,因为无法处理,只好敲成碎玻璃,交玻璃厂去回炉。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我店回收的可以利用的瓶子不去利用,全部敲成碎玻璃回炉,一年就要损失国家资金一百万多元。”
随后,读者纷纷写信给《解放日报》说,这个问题讨论很及时。他们认为,这种思想比较普遍,有的已经对生产起了不良的影响,的确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市玻璃搪瓷工业公司一位干部在信上说,有一部分单位由于不肯利用旧瓶,要求他们大量生产墨水瓶、黄圆瓶等,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如果能利用这些完全可以利用的普通旧瓶子,他们就可以腾出力量来生产其他重要的产品。
有些单位为什么不愿利用旧瓶呢?《解放日报》记者访问了民生墨水厂、上海市鱼品加工厂和宝山农药厂,发现他们嫌旧瓶规格不一,旧瓶脏,处理起来麻烦,又容易破损。从记者写的调查报告中反映的一些事实看,使用旧瓶的确有具体困难,但是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有一些厂同样也碰到这些实际困难,但是他们懂得回收利用旧瓶的意义,就能克服这些困难,坚持利用旧瓶。如美优化学制药厂四年来一直利用一种二千毫升的旧玻璃瓶。这些瓶是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也很脏,有的还被用来装过食油。有些工人曾经嫌旧瓶难洗,影响洗瓶定额。厂里算了两笔账,进行教育。一笔是企业成本账:新瓶八角一只,旧瓶只要五角四分,以厂里每月至少利用一万只旧瓶计算,扣去洗瓶等费用,每月最低可以净节约二千二百元。另一笔就是国家物资账:如果一只旧瓶敲碎回炉,碎玻璃只值几分钱,每月就会使国家至少损失近五千元。
在讨论利用旧瓶时,不少读者还提出了其他废旧物资的利用问题,讨论范围也很快就扩展开了。有的读者来信反映,许多装糖果用的盒子,因为有关单位不再回收,有的只好当柴烧。市财政局一位干部来信介绍说,杨浦棉纺织印染厂用旧布来代替新布包装,一年之中就可以为国家节约五万多米棉布。
读者普遍认为,这个讨论的深远意义,还在于从思想认识上给大家以启发。上海市食品日用化工工业公司的干部向《解放日报》反映,这次讨论使他们“明确了国家经济情况越好,就越要注意节约,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南市区糖业烟酒公司业务股的人员现在认识到,过去有些工厂不愿利用旧料,他们也无所谓,这是他们“只看到国民经济全面好转的一面,没有看到还需要长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一面”。有些单位干部和职工,批判了过去认为节约包装棉布是自找麻烦的错误思想,认识到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就应该主动地去找这些“麻烦”,进一步发扬“一厘钱”精神。
《解放日报》的编者按语中,也强调了这点:“更重要的是思想上不应该把一些克服困难的节约措施当作‘不得已而为之’,而应该当作上海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下来。”
这次讨论,不仅引起有关工商部门和基层单位普遍注意,组织读报讨论,而且不少单位迅速作了改进。有些过去不利用旧瓶或旧糖果盒子的单位,从思想上检查了原因,积极回收利用;本来就坚持利用的单位,也研究如何利用得更好。南市区华成兴食品商店所写《糖果纸盒为啥不回收?》的来信在报上发表之后,第三天就接到南市区糖业烟酒公司业务股的电话,通知他们可将糖果盒交光明食品三厂回收利用。原来,这个业务股的人员读报后,马上与光明食品三厂联系,正好光明食品三厂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于是很快达成协议。上海市玻璃搪瓷工业公司决心进一步促进有关工厂提高瓶子的质量,逐步做到瓶子口径系列化,以便利使用单位回收利用。目前,讨论在继续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