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从不会到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1
第6版()
专栏:

从不会到会
沈阳部队某连演唱组 张国华
我们连的演唱组,是一九六三年初成立的,共有六名战士。演唱组成立时,首长说:演唱组既是文娱组,又是宣传鼓动组,是连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助手;文娱活动必须反映部队的现实斗争生活,为政治服务。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演唱组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过程。
开始时,我们开晚会都是临时凑节目,张三说段莲花落,李四唱段家乡调,或者拉段小曲,很少注意政治内容,搞来搞去同志们就不愿看了,我们也觉得是个问题。后来就演人家的成品,有些也很受欢迎,但有时和连队的任务、领导的指示、当前形势结合不紧,连里的好人好事宣扬不出去,同志们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这才慢慢认识到必须自己搞创作。
一提到搞创作,大家都很害怕,说搞那玩艺儿,哪是连队战士干的事?这时指导员又组织我们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事情“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毛主席这些教导鼓舞了我们,我们试着边学边干,起初是学点写作知识,以成品为标本,照葫芦画瓢。看了人家的对口词,我们也写个对口词,人家说《光荣的任务》,我们说《光荣的责任》,人家说《枪》,我们说《炮》。后来在一次“四好”总评中,连里表扬了先进人物,我们想,把这些活材料编个节目,不比照葫芦画瓢强得多吗?大家都说对,我们就从搜集标兵事迹,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开始,又跟标兵一起操作,观察,提问。这以后,我们就逐步懂得首先注意政治内容和教育意义了。如吹打弹拉唱《民族乐器发到连》这个节目,开始只是乐器合奏,后来我们逐步加上了说和唱,并且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作为主题,把它串起来,大大丰富了乐器合奏的思想内容。在艺术形式上,只要是受战士和干部欢迎,能起教育鼓舞作用的,我们就试着干。就这样,我们在领导上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越写劲头越大,信心越足。我们先后共写了和演出了三十多个作品。
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更好地为兴无灭资、巩固与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必须紧跟领导,紧跟形势,紧跟中心任务,及时创作出反映好人好事的作品。没有作品,就谈不上为政治服务。有了创作,还要有人来演。可是我们组会唱的不会拉,会说的不会演。领导上就提出:拜能者为师,互相取长补短。果然不到半年的时间,原来不会演奏乐器的同志,学会了一种,原来有点基础的同志,已经学会四至六种以上乐器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