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跟着猪、蛋旅行记——南京商业部门领导干部通过蹲点劳动改善了鲜活商品的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3
第2版()
专栏:

跟着猪、蛋旅行记
——南京商业部门领导干部通过蹲点劳动改善了鲜活商品的经营
本报记者 金雨困 新华日报记者 羊宗义
在南京市商业部门,猪蛋等鲜活副食品的经营一直是“老大难”,费用高,损耗大,环节多,由来已久。人们为此开过不少次会,研究过,讨论过,但都找不出一个头绪来。时间一长,有些人就说:“经营鲜活商品除非不开门,开门就得亏本。”
但是今年以来,南京市鲜活商品的经营发生了一个很大变化:长时期来成本较高、亏损较重的生猪,总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商品流转费用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难于大量集中运输和经营的鲜鸡蛋的损耗率也减少了三分之二,达到了全国的先进水平。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南京的同志称它为副食品经营上的一次革命。这场革命,是由商业部门的领导干部通过蹲点、劳动、调查而带动起来的。
“跟猪子去旅行”
南京商业部门曾算过一笔账:一头猪从产区收购,经过一道一道环节运进南京,成本要增加一倍以上!成本增加了这么多,但大家却又都在喊赔钱,钱究竟到哪里去了?环节多,多在哪里?费用高,高在哪里?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上?
为了把问题彻底弄清,根据省、市委的指示,南京市副食品局副局长韩曙和市食品公司经理等负责同志,组成了一个工作组,来到了全省生猪收购重点丹阳县郑家弄收购点和溧水县孔镇收购站,他们从产区收购到宰杀供应,一直“跟猪子旅行”,参加生猪的收购、饲养管理、装车押运、过磅验收、宰杀加工等劳动,写下了“买猪日记”和“卖肉日记”,一道一道环节,一项一项费用去分析,遇到疑难问题,就虚心向收购员、饲养员、宰杀工请教。经过两个月的蹲点调查,终于弄清了成本高的真相。如何减少经营环节,选择最合理的运输路线,使用最经济的运输工具,把成本降低下来,都一一找到了答案。
造成生猪成本高的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的是:一、环节太多。据上述两个点调查,从流动收购点到基层收购站、县公司、专区公司、省转运站,就有五道环节;到南京后,还有四道环节,前后一共有九道之多。每一道环节都要收钱,收费项目就有十三种。成本就是这样一道一道加上去的。经过反复研究,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环节是可以减少的。解决的办法是:砍掉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由基层收购站直接向南京调拨。这样,仅需保留三道环节:基层收购站——批发——零售。
第二,是迂回运输多。由于商品按环节层层集中,增加了不必要的迂回运输。以溧水县孔镇收购站为例,收购的生猪先运送县城,再运镇江(专区所在),然后转运南京,沿着弓背迂回运输,运程达二百多公里;而孔镇直达南京的公路仅八十多公里。由于迂回运输,使运程增加两倍多,在途时间延长,运费和损耗大大增加。解决的办法是:采取直线运输,由基层站直接调运生猪到南京。
第三,基层圈存时间过长。据在丹阳县了解,仅在县以下生猪圈存的时间就平均在十三天以上。圈存时间过长,饲料费就增加;掉膘损失也大(以每天掉膘半斤计,即要掉膘六七斤);同时,由于转手多,短途运输费用很高。丹阳县内六十四华里短途运输费即达三元二角,而从丹阳到南京(一百六十华里)火车运费仅二角,超过铁路运费十多倍之多。解决的办法是:快收快运,做到当天收购,第二天运出,圈存时间不超过三天。
经过蹲点调查,问题是摸清了,但是解决的办法是否切实可行,还要经过实践的考验。于是,他们又在孔镇收购站参加劳动,实地试验。局长、经理都参加赶猪、装运、饲养管理,一直到宰杀刮毛。试验结果证明,在途时间可由过去一星期缩短到四个多小时。减少损耗和运费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是,在南京周围究竟有多少地区,可以象孔镇那样采取直线调拨、直线运输?他们又由点及面进行调查,进一步弄清了南京附近九个县的大部分收购站,都可采用同样办法。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后,他们即在九个县普遍推广直线调拨的办法,这九个县的食品公司并划归南京市直接领导。目前,上述九个县已有五十四条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收购站,直接运猪进南京。由基层站直拨南京的生猪,已占全市供应量的百分之六十七。这样做以后,生猪在途时间由过去两个星期减少到三天左右,经营环节由过去的九道减少到三道,收费由十三道减少到六道。每百斤猪肉成本因而降低了近三分之一,其中流转费用由每百斤猪肉四十七元减少到十四元(其中包括税收和收购政策改变等因素)。经营费用已低于历史上最低的水平。生猪的经营情况就这样获得了基本改变。
鲜蛋为什么损耗大?
“跟猪子旅行”取得效果以后,引起人们普遍的兴趣。于是,他们又开始了一次“跟鲜蛋旅行”。
鲜蛋,也是长期令人恼火的问题。每百斤鸡蛋从收购到销售,有时损耗高到八九斤之多!过去,局里也仅知道一个大体的轮廓。至于为什么损耗大?既说不清楚原因,自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改进。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韩曙同志又和食品公司负责人一起到产区基层收购点去,卷起袖子当收购员、开票员、发货员,参与押运装卸、发货、销售等劳动。
由于参与了每一道工序的劳动,对商品每一流转环节,都了解得十分具体,因此改进的意见和办法就比较切合实际。鲜蛋既易碎又易变质,是较难保管和运输的商品。而过去经营上恰恰不很注意这个特点。往往由于转手过多,每经过一道环节都少不了要剔规格和过照(在灯光或阳光下验收),至少要翻动一二次,经过七八道环节,就得翻动十次以上。许多鲜蛋就在这样翻来倒去的过程中,打破了,变质了。他们感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包装。基层收购点一般都用破桶、破箱子、破竹篓装蛋,而且每经一道环节,都要换包装。这也是造成鲜蛋在途中损耗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也不难发现,不难解决。在蹲点中,他们体会到:问题主要还在于过去只习惯蹲机关、开会、发文件,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不多,对基层存在的困难体会不深,出了问题,往往只是埋怨基层干部。事实上,有不少问题,如环节多、翻动多、包装材料差,往往不是基层单位自己所能全部解决的。同时,有些问题已形成一种习惯势力,要改过来,单靠领导机关的一般号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鲜蛋收购过程中,按理说只要有一道“过照”就行了,但实际上却有七八道之多。大家也觉得不合理,但你要他减少“过照”,谁都坚持说自己的“过照”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无法对质量“负责”。可见习惯了的东西要改是很难的。只有领导干部亲自蹲下来,和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商量,一起动手,才能比较彻底地改变过来。
他们摸清了情况,就提出了一个就站验收、就站“过照”、就站装箱、就站发运的方案。为了检验这个方案是否行得通,韩曙等同志到孔镇收购站去就地试验,亲自参加过秤、开票、挑剔、装箱、押运等,细致地考察、记录。韩曙同志还亲自押运了一车蛋,在途中,他又启发驾驶员在运鲜蛋时应如何驾驶车辆,减少颠簸。又帮助解决了包装材料,做到了一层草一层蛋。试验结果,鲜蛋的总损耗率由百分之八九下降到百分之一点七。
领导干部亲自做出了样板,就有很大的说服力量,这个新方案迅速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层收购站推广了。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效果也很好。目前,全部鲜蛋损耗率较过去下降了三分之二,经营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市场上上市的新鲜鸡蛋大大增加。经过前后八十五天的蹲点,终于全面改进了鲜蛋的经营。
×××
南京市商业部门为什么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不少过去认为难于解决的问题?韩曙同志在谈体会中写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所以比过去主动一些,主要就在于通过蹲点劳动,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比过去深了,思想上起了变化。如果蹲在机关里,这些问题就不会解决得这样快,有的问题还可能要‘研究研究’,搁一搁。过去许多问题就是这样搁下来的。”
这就是他们的基本经验和体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