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对发展木本粮食树种的几点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3
第5版()
专栏:

对发展木本粮食树种的几点意见
张宇和
我国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山区和砂荒地,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它,的确很值得研究。一般山区耕地有限,毁林开垦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为害很大。如果能在绿化造林中更好地注意树种的搭配,使山荒地生产更多的东西,对于山区开发和提高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营造的经济林中,木本粮食树种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这里仅就发展木本粮食植物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根据木本粮食植物的特点进行良种选育
木本粮食植物部分是栽培的,而大部分是野生的。一般来说,它们的产量低,成熟期早晚不一,结果较迟,产品质量较低。这些缺点,为推行木本粮食树种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植物资源调查已经发掘出不少优良的品种。据初步估计:板栗品种约在三百个以上,枣树在四百个以上,品系自然更多。事实说明,选种工作有很大的潜力。
木本粮食树种都是异花授粉的植物。长期用实生繁殖的种类,其单株间变异很大。就是那些嫁接繁殖的柿树、板栗和分株繁殖的枣树,它们的品种间、品系间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象板栗果实的重量高低相差四倍多;淀粉含量低的品种不过百分之四十点三,而最高的可达百分之七十四点二四。枣子的重量几乎相差十倍。枣的干制率在品种间也有很大差异,最高的为百分之五十五点七,最低不过百分之二十四点六。而这些都是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这个情况,在实生繁殖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例如板栗,虽然一般产量较低,但在河北迁西一带有的优良单株年产果实一百斤以上;江苏新沂、安徽广德和山东郯[tán谈]城都有个别实生单株年产量超过二百斤的。进行系统的选种,用优良的品系来扩展栽培面积,就可改变单产偏低的现象。
木本粮食树种的其他一些缺点,也同样可以通过选种得到适当改善。如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原是一项野生性状。果实成熟先后参差[cēn-cī]不齐,必然会影响采收时的劳动力和实际的收获量。又如木本粮食树种寿命长,虽说是个优点,但是它们结果迟,却对其发展不利。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得到改进。大家所熟知的,核桃结果期一般都很迟。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发现的隔年核桃播种后,第二年就能开花结实。这就是这种木本油料植物能够迅速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如象锥栗(珍珠栗)和板栗相比较,一般是果粒太小,成熟期也先后不一。而浙江兰溪的“曹苟栗”品种,果粒平均重十点一二克,缙云的“大榛栗”品种平均果重八点八二克,它们都已超过华北有名的小型板栗品种。通过品种的选择,一定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品系和类型。
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良品种
一般人认为,木本粮食树种都是适应性很强的植物。从它们的分布来看,也确实如此。例如枣树,在我国二十一个省(自治区)、板栗在十九个省(自治区)都有栽培分布。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它们对立的条件。如何看待这类植物的适应性问题,是可以研究的。正因为作为木本粮食植物不可能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必须尽可能在最适合的地方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土层瘠薄的地方发展枣树,在盐碱地区发展板栗就很成问题。尽管这些植物的抗逆性较强,但往往树势弱,病虫害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反之,在适宜地区生长则树势强健,管理省工。据调查,板栗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河滩沙地,如黄河故道地区的江苏新沂、沭阳,山东郯城以及安徽舒城、休宁等地表现极为良好。这些地方,树长得很好,产量也高。郯城后东庄的栗树,就是栽培在这样的土地上,一般五年生的幼树就可以普遍开花结果;八十年生树产量可达一百斤。但在相距不过十里远的茅茨地方,因地势低凹,排水不良,小树迟到八龄才开始结果;一百年生大树最高产量不过六、七十斤。
木本粮食植物品种区域化的问题,过去很少注意。实际上,它的重要性比起果树来,是有过之无不及的。经过试验证明,各类品种或生态类型在适应性上表现有很大差异。据南京植物研究所的试验,华北系统板栗品种的耐旱力比长江流域的品种强得多,耐涝力也有所不同。同是一年生幼苗,宜兴的处暑红在土壤湿度降至百分之十七点六时,地上部分开始受害,而迁西的明栗还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湿度继续降低到百分之十三点四时,处暑红受害率达百分之五十,而明栗不过百分之二十五。这种情况,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在发展木本粮食树种时,大多向著名的产地调运种子,舍近求远,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一问题。
总结推广利用野生砧就地嫁接
利用野生砧木资源,就地嫁接繁殖木本粮食树种,在我国山区历来是有传统的。江苏的宜兴、溧阳,安徽的广德和浙江的长兴各地板栗产区,很早就有用山地野生栗树就地嫁接的习惯。通常嫁接三年后,就可以结果。
利用酸枣就地嫁接大枣,在山东、安徽等省试验后推行,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安徽淮南市上窑林场的经验说明:利用野生酸枣砧嫁接大枣,可供嫁接的时间很长,成活容易,生长极快。同样,柿子的野生砧在南方丘陵地区也遍地皆是,江苏溧水从一九五四年开始就地嫁接,先后共接了一万多株,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八,抚育容易,都已陆续结果。
就地嫁接,在有传统习惯的地区,当地农民有丰富的经验。如广德和宜兴板栗产区的农民每人平均每天可接七十至八十株;浙江有些地区,有的每人平均能接到一百二十多株,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至于那些有砧木资源而没有这种嫁接习惯的地区,就需要进行技术传授,训练推广。
其次,就是砧木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砧木资源。对于不同类型的砧木,它们的嫁接亲和性要经过试验。据近年各地试验证明,栗属中有些野生类型用作板栗砧木表现不亲和现象;有些茅栗砧嫁接板栗甚至完全不能成活。江苏洞庭山用油柿嫁接食用柿有几百年历史,但浙江诸暨用油柿砧嫁接柿后有不亲和现象。说明不同的地方类型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嫁接要通过试验研究。至于在推广应用上更要慎重。
最后,是幼树抚育的问题。就地嫁接后能否成林生产,关键在于头几年的幼树抚育。在山区就地嫁接株行间距离不等,砧木情况也不一致。管理上的特点必须注意。浙江和安徽的经验,在嫁接后封山断路,禁止人畜践踏摧残,很有效。至于设支柱、勤除砧芽以及每年春秋各“樵园”一次,清除杂木灌丛,都是不可忽视的工作。三年以后,管理就可以更加简化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