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两位模范父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3
第6版()
专栏:

两位模范父亲
葛德
《千万不要忘记》、《家庭问题》里的两位父亲丁海宽和杜师傅,在怎样对待下一代的问题上,在怎样对待那些三亲六戚的问题上,实在是我们作父母的人的榜样。
他们的阶级观点非常明确。观察周围一切事物,都是用阶级分析的眼光加以透视,因此他们的阶级账算得一清二楚,毫不含混。他们能从儿子们对于一条裤子、一顶帽子的态度上,觉察出他们的思想动向;能从打野鸭子卖,想当脱离体力劳动的工程师的事件中,清楚地看到儿子们开始同工人阶级的叛离。他们能够从这些事件的线索找到变化的根源,发现牵线的人在哪里,而加以及时的正确的处理。他们还善于把这种阶级透视的本事,传授给后代。青年一代人最大的缺陷,恰恰就在于他们缺少这种阶级分析的眼光,因而阶级的账总是算不清。丁少纯就是这样:开始他把工人和“开鲜果铺的”,只当作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根本不承认其中有什么阶级的差别,所以他认为丈母娘“挺好”。后来被迫承认了丈母娘也有“缺点”,但又把它记在年龄的账上,并不承认那是资产阶级意识的反映。丁海宽气急了,才骂他是“混账”。这骂得很好。他混了什么账?不就是混了阶级的账吗?对于子女的教育,应该以阶级教育为纲。如果作父母的在阶级问题上是一本混账,就很难期望子女们的阶级账是清楚的。
他们处理问题时有强烈的阶级责任感。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地改造事物的积极行动。青年一代的人,往往容易产生这样的缺点:当他们算不清阶级账的时候,同异阶级的人热乎得很,象丁少纯对他的丈母娘那样,一口一个“妈”,叫个不停。但等他们算清了账的时候,又尽量往外推。象丁少纯、姚玉娟那样,想让她母亲走开了事。好象只要推开了,就可以一清百清。这是不现实的。因为第一,并不只是姚母一个人,现在社会上的旧习惯势力还很多很顽强;第二,这些人们的旧观念,如果不加改造,他们总要在我们的社会上兴风作浪,危害工人阶级的利益。因此,正确的作法,不是推开这些矛盾,而是正视和解决这些矛盾,工人阶级要勇于担当改造落后势力的责任。丁海宽就作得很对。当姚母恼羞成怒,赌气要离开丁家的时候,他拦住她说:“住下吧,到哪里不都是新社会吗?”这句话自然首先是对姚母说的:你的思想非改造不可,要不改到哪里也住不下去!但同时又是对其他人说的:只要她思想不变,到哪里也要害人的。与其让她到另一个不太了解她的地方去害人,反而不如把她置于我们的监督之下,改造得更快些。他还对少纯和玉娟说:你们以为你母亲一走,你们就不会再出问题了吗?这也应引起我们深思。我们要让下一代在阶级斗争中经受锻炼,而不是让他们避开斗争。
两位模范的父亲,所表现的当然不只这些;而且,他们所表现的也未必就已经尽善尽美了。但上述这些,的确是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自然在学习之中,还应该有所发扬和补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