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访罗中友好集体农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6
第3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访罗中友好集体农庄
本报记者 于明
十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们从布加勒斯特出发,迎着初升的旭日,汽车在宽敞平坦的柏油和石面公路上疾驰如飞。我们去访问罗中友好集体农庄。农庄主席乔治·吉察和党委书记康士坦丁·遮那塞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们首先以喜悦的心情对我们说,十一日农庄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北京市芦沟桥中罗友好人民公社用飞机从北京运到布加勒斯特一百二十个鸭蛋。农庄去首都机场把这份礼物取了回来,由于一路上精心爱护,全部鸭蛋都被安全地运了回来。经过专家们鉴定,这些鸭蛋都是优良品种。农庄主席说,这份珍贵礼物是罗中两国农民兄弟友谊的象征,因此,经过农庄研究决定,要把这些情长意深的鸭蛋全部孵出小鸭来,让它们在罗中友好集体农庄的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长和繁殖。
根据农庄同志们的介绍,这个位于罗马尼亚首都以东九十公里、勃勒冈平原肥沃土地上的蒙特尼—布泽乌村,解放前有四户地主和十六户富农,他们占有着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其中有个名叫约内尔·布图的地主,只他一家就占有三千公顷土地。大多数农民要靠租种地主的土地过活,而农民每年要把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向地主交租,并且还要经常为地主放牛、饲养家禽、砍木头和打扫卫生等,从事无偿的劳动。农民处在地主和富农阶级的残酷剥削之下,生活非常痛苦,吃的是霉坏了的玉米面和糠皮,穿的是自己纺织的野麻粗衣。农民的居住条件也很差,有的农民住的房子连屋顶都没有。由于生活这么贫困,因此,很多农民都是文盲。
解放以后,蒙特尼—布泽乌村的历史才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这个村的农民同罗马尼亚全国农民一样,在罗马尼亚工人党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罪恶统治,接着又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特别是从成立集体农庄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农民的生活便得到了逐步改善和提高。乔治·吉察同志说,“一九五九年是我们农庄大发展的一年,全村绝大部分农民参加了集体农庄”。到了一九六○年全村就实现了集体化。目前全农庄共有土地四千八百六十一公顷,农业生产已绝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
今年农庄粮食产量已达到六千八百九十吨,现金收入为一千一百多万列伊(罗币名)一九六三年,玉米、小麦和豆类作物,以及向日葵、烟草、蔬菜等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产。集体化后农庄试种水稻获得成功,今年每公顷产量已达到五千二百公斤。现在农庄有牛八百二十头,猪一千四百头,羊四千七百多只。农庄向国家出售粮食三千二百十四吨,向日葵七百吨、肉九十九吨。庄员集体分配的收入也逐年增加。去年农庄每个劳动日是二十六到三十列伊,庄员平均收入为二百到二百五十劳动日。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庄员,年收入最高为四百五十劳动日。现在农庄有一半的庄员盖了新房。
一九六一年农庄开始安装了电灯,现在大部分庄员家中都有了电灯和使用了瓦斯炉。农庄八年制学校经过不断扩建已有十五间教室,四十名教学人员,解放前这里周围十五个村庄只有一个医生,现在仅该农庄一村便有两位医生了。
农业集体化的十二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蒙特尼——布泽乌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使农庄生产连年上升,庄员收入逐年增加。现在,罗中友好集体农庄已经变成了富裕的集体农庄。
自从集体农庄被命名为罗中友好集体农庄以来,人们一直在传颂着中罗两国人民友谊的新发展,念念不忘十月四日农庄命名集会那个充满着喜悦气氛的日子。农庄主席说,“当农庄召开全体庄员大会讨论命名时,刚提议把我们‘八·二三集体农庄’命名为‘罗中友好集体农庄’后,全体庄员便立即欢呼起来,掌声经久不停”。当时有人在会上很好地道出了庄员们的心情,他说,“伟大的中国人民手握武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终于打败了反动统治者,取得了伟大胜利。同中国人民发展友谊,是我们农庄感到光荣的一件大喜事”。因此,命名建议在情深谊长、充满着欢乐的气氛中,为全体庄员一致通过了。
农庄同志告诉我们,命名集会那天,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的大会上,刘放大使的讲话和中国铁路杂技团的精彩表演,都给庄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农庄主席还告诉我们:他到县里去开会时,“大家都用羡慕的心情注视着我,而我也以骄傲的姿态走进了会场。这说明,大家都为我们农庄的命名而感到高兴”。
我们还参观了农庄的学校和俱乐部。一位教师告诉我们说,学校向学生讲解了加强和发展罗中两国人民兄弟友谊的重要意义。学生们普遍要求老师帮助他们同中罗友好人民公社的学校同学们建立联系,交流友谊,交流学习心得。有的学生还提出交换相片和书签等要求。
在俱乐部内专为陈设中国书籍的书橱里,有《铜墙铁壁》、《白毛女》等罗马尼亚文译本。书案上还放着中国出版的各种画报。这些画报是中国大使馆在命名集会时才送来的,时间虽然才只有十多天,可是画报的封面已被庄员们翻阅得有点陈旧了。俱乐部的负责同志指着被翻破了的画报封面对我们说,“就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庄员们热爱罗中友谊达到了什么程度。”
在罗中友好集体农庄里,到处洋溢着令人感动的中罗两国人民之间的友情。连四五岁的孩子看到我们时,也拍着可爱的小手,蹦跳着喊叫:“罗中友好。”
(附图片)
罗马尼亚蒙特尼—布泽乌罗中友好集体农庄肥壮的羊群。
新华社记者 于 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