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全民皆兵的伟大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8
第5版()
专栏:

全民皆兵的伟大意义
刘运祯
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安全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不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久经考验的强大的革命军队,而且还有遍及全国的广大民兵。这两支武装力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铜墙铁壁一般的人民国防。
我国具有长期光荣历史的强大民兵,是在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所规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指导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对于民兵的性质、任务、组织原则和斗争方法,都作过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从而使我们有了一条实现全民皆兵的最好的途径。全民皆兵,不但是我们党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的民主革命时期的一项根本政策,而且也是新时期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一)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始终都坚持了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的方针。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①“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②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群众,都自愿地参加了民兵组织,一律武装起来,一致对敌作战。这样,就使革命战争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形成无比广泛的人民战争。
广大的人民群众武装积极地配合主力军作战,使革命根据地变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火海。民兵充分发挥了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人熟地熟、便于集中和分散的优点,灵活巧妙地运用麻雀战、围困战、地雷战、地道战、破击战等等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游击战术,四处打击敌人。他们待机而动,乘隙而入,忽聚忽散,忽隐忽现,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使敌人攻无目标,战无对阵,首尾难顾,到处挨打。他们不但能配合主力军消灭大股敌人,而且还独立地坚持在当地对敌进行斗争,独立地执行作战任务,袭扰围困、消耗和杀伤敌人,拔除敌人的据点,扩大革命根据地。他们不但分散地进行战斗,而且还在统一指挥和严密组织下,在一定地区内实行联防作战。由于有了广大的人民游击战争,就极大地分散和箝制了敌人的兵力,使主力军更加便于机动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的游击战争,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象一个独臂将军。根据地的人民条件,具体地说来,特别是对于作战说来,就是有武装起来了的人民。敌人视为畏途,主要地也在这一点。”③
广大民兵除直接参加作战外,还从各方面帮助军队,支援前线。他们担负了繁重的战争勤务工作,运粮草,送弹药,抬伤兵,尽一切努力保证前线的需要。他们为我军带队引路,使我军行动自如,来去迅速,变成“千里驹”、“飞毛腿”;对敌人则用各种办法加以袭扰,拖住敌人的后腿,迟滞敌人的行动,使敌人变成瘫子、拐子。他们为我军侦察敌情,通风报信,使我军变成“千里眼”、“顺风耳”;对敌人则严密封锁消息,并用各种办法造成敌人的错觉,使敌人变成聋子、瞎子。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一次作战的胜利,都离不开民兵直接或间接的支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有人民自卫军和民兵这样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它一道配合作战。……没有这些群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④
人民解放军自从诞生的时候起,补充兵员的重要来源就一直依靠了民兵。毛泽东同志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指出:“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⑤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后备力量,是人民战争在人力方面的雄厚基础。有了广大民兵,使人民解放军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源源不断地大量地补充了政治质量高、经过一定军事训练和实际战斗锻炼的兵员,迅速及时地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实现了全民皆兵,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可靠的保障。广大民兵担负着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社会治安、镇压反革命的任务,他们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锄奸反霸、清匪肃特,使一切反革命分子失去了立足之地。由于劳动人民手里掌握了枪杆子,反动分子再也不敢乱说乱动,大大地便利了革命政权对他们的管制和改造。人民群众通过对反革命分子的斗争,更加提高了革命警惕性,同时,也使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没有后顾之忧而集中力量作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实行全民皆兵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有效措施,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实行全民皆兵使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工农群众成为带枪的生产者,他们一手拿枪杆,一手拿锄头,学会了打仗和生产两套本领。敌人来了就打仗,敌人走了就生产,或者一面打仗,一面生产。这样,武力和劳力相结合,战斗和生产相结合,保卫生产,发展生产,使革命根据地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依靠自力更生,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军需民用,使革命战争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的历史事实证明:实行全民皆兵,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于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壮大,对于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无可估量的伟大作用。(二)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以后,翻了身的中国人民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嗜杀成性的美帝国主义,却不甘心它在中国的失败,不甘心在世界其他各地的失败,仍然疯狂地进行战争准备和推行侵略政策。它把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中国人民看作眼中钉,一贯敌视中国人民。它用武力霸占我国的领土台湾,嗾使它的走狗蒋介石匪帮骚扰和袭击中国大陆。它在中国周围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对中国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它在我国的近邻朝鲜和印度支那地区进行武装侵略和干涉。它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不断侵犯我国的领空、领海,猖狂地进行军事挑衅。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危险,严重地威胁着我们。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示我们说:“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⑥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在加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地增强了我国人民武装力量。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坚强的、有现代技术装备的革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民兵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特别是人民公社的发展和巩固,为实现全民皆兵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民兵组织得到空前的大发展,由几千万人迅速发展成为亿万人的强大队伍。民兵的组织形式由过去的小队、中队、大队,发展成为师团。民兵组织不但遍及所有农村,而且在城市中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也普遍建立了起来。民兵组织不但有亿万农民参加,而且千百万产业工人、职员和革命知识分子也都参加了民兵队伍,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便于学会掌握和使用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这就可以为现代化军队的各技术兵种储备强大的后备兵员,从而使民兵建设与现代化军队建设相适应。随着民兵队伍的不断壮大,民兵的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的加强。这支经受了长期革命战争锻炼、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强大的人民群众武装,和人民解放军一样,经历了历史上一次新的巨大转变,它的战斗力空前地增强了。
广大民兵把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们以高度的革命警惕性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着给胆敢发动侵略战争的帝国主义以迎头痛击。他们在搞好生产的前提下,利用生产空隙,进行军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尤其是海防边防地区的民兵,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守卫海防边防,实行军民联防,在漫长的海防边防线上,同敌人进行着尖锐复杂的斗争,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骚扰破坏活动。敌人的武装特务无论空降或偷渡,都躲不过遍布各地的民兵。民兵一发现敌人,就立即布下天罗地网,把敌人团团围住,予以全部消灭。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广大民兵继承和发扬了踊跃参军的光荣传统,争先报名应征,不断输送了大批年轻力壮、政治纯洁的青年补充了军队;而军队则输送了大批复员转业军人到生产建设战线,加强了民兵组织的骨干力量。
疯狂地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美帝国主义,常常挥舞着核武器恐吓各国人民,妄图用核讹诈的手段使人民屈服。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可耻地为帝国主义效劳。帝国主义者越是恐吓我们,现代修正主义者越是污蔑我们,我们就越要认真地贯彻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越要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民皆兵。只有这样,才能对付挥舞核武器的帝国主义。毛泽东同志早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⑦“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⑧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核武器和导弹是威力强大的武器,我们一定要向科学技术进军,尽一切努力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在现代科学技术上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不管新式武器具有多么大的威力,永远不能改变“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理。原子弹固然威力很大,但是精神的原子弹的威力更要大千万倍。这种精神原子弹,就是我们反侵略战争的正义的性质,就是亿万人民同仇敌忾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要占领阵地,解决战斗,终究还是靠人。有人民群众作依靠,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同人民群众相对立,是敌人致命的弱点。物质的原子弹我们已经掌握,而精神的原子弹却是敌人永远也不能得到的。
从现代条件下战争的基本特点来看,实行全民皆兵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
现代条件下战争的突然性和立体性更加增大了。毫无信义的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历来惯于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而新的技术更为军事上的突然袭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帝国主义一旦对我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必将梦想用突然袭击的手段,一下子摧毁我国的军事力量、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使我们丧失抵抗的能力。因此,战争必将是立体的、宽大纵深的战争,不论陆地、空中、海上,不论前方、后方,到处都是战场,而且后方可能首先遭到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全民皆兵,正规军和民兵相结合,进行真正的人民战争,才能有效地抗击敌人的进攻。实现全民皆兵,不但可以保证随时扩充军队的需要,立即组织千百个师团开赴前线作战,而且可以使每一个人民公社、工厂、矿山、学校,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单位,全面地展开反空袭、反空降斗争,有效地维持治安,坚持生产,维护交通,巩固后方,配合和支援前线作战;可以依靠广大的人民武装力量,把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河沟,每一片树林,每一座房屋,都变成我们的强固阵地,四处打击敌人。这样,不管敌人采取什么手段,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法挽救它失败的命运。
由于军事技术的发展,新式武器的使用,大量现代技术兵种的参加战斗,使现代战争的破坏性更大了,战争中人力物力的消耗更多了。一旦战争爆发,要求我们必须有雄厚的后备力量,在人力和物力上源源不断地供应战争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也只有实现全民皆兵,才能使我们在人力物力上得到可靠的保证。有了广大民兵,使军队兵员补充得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源泉,要多少兵有多少兵,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补充,还可以整连、整营、整团、整师地编入军队。民兵大都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和战斗锻炼,他们参加正规军队以后,可以很快成为坚强的战斗力量。有了广大民兵,也解决了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广大民兵把武力和劳力结合起来,是生产的保卫者,又是生产的突击队,可以在困难情况下,保证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供应军需民用,使我们永远粮草充足,兵强马壮。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战斗将更加激烈,斗争将更加艰苦。为了应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我们必须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在精神上作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全国人民必须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便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民兵建设工作,通过组织和训练民兵,把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武装起来,提高思想觉悟,练好杀敌本领,加强组织纪律性,从各方面做好应付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如果帝国主义竟敢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就一齐拿起武器,英勇奋战,把敌人消灭干净。
由此可见,加强民兵建设,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是我们巩固国防、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本措施,是打败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可靠保证。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军事建设上坚定不移的方针。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我们就一天不能放弃这一正确的方针。(三)
广泛地组织和训练民兵,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对于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也有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阶级斗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一切阶级,以便进入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向着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时期,这场阶级斗争的胜利,将是整个人类历史上阶级的消灭和阶级斗争的终结。毛泽东同志一再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阶级矛盾仍然存在,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这个斗争是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他还警告我们说: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穿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这两条道路谁战胜谁的问题,也就是说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我们必须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加强民兵建设,实行全民皆兵,正是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保证。
由于广大民兵都来之于工人、贫苦农民和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同时也就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民兵组织分布在全国每一个角落,地富反坏的一切反革命活动都瞒不过民兵的眼睛,反革命鬼火一露苗头,就可以被民兵立即扑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管制地富反坏分子,把他们从劳动中改造为新人。广大民兵还协助政府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组织和训练民兵,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也是保证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手里,防止使其成为个人野心家的工具的重要措施。这样,加上深入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和其它一系列措施,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直至最后胜利。
× × ×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就曾强调指出过武装人民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预言:在新的社会制度下,“要使每一个适于作战的社会成员,为了保卫国家而不是为了参加检阅,在自己的本行职业之外学会掌握武器”,在一旦发生战争的时候,“这个社会的成员一定会保卫真正的祖国、真正的家园,因此他们将精神焕发、坚毅勇敢地作战,使受过机械化训练的现代军队也要望风披靡。”⑨后来,列宁又提出了“全民武装”的口号,他说:“让假仁假义的或者多情善感的资产阶级去幻想解除武装吧。当世界上还存在着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时候,我们必须争取的不是解除武装,而是全民武装。只有全民武装才能充分保障自由。只有全民武装才能彻底打倒反动势力。”⑩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全民皆兵的理论,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人民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革命导师关于武装人民的诏示,已经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行全民皆兵制度的伟大实践,以生动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人民思想的伟大意义。
①《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一页。
②《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第一三一页。
③《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
二一页。
④《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四○页。
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二
页。
⑥《毛泽东同志在九月间的重要谈话》。见《红旗》一九五八年
第十期,第一页。
⑦《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第一一九二页。
⑧《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四五九页。
⑨《在爱北裴特的演说》(一八四五年二月八日)。《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二卷,第六○九至六一○页。
⑩《军队与革命》。《列宁全集》第十卷,第三六至三七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