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徐庄公社总结经验教训批判靠天吃饭思想 树立革命雄心 改造低洼农田 各生产队发动群众,迅速行动,大兴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19
第1版()
专栏:

徐庄公社总结经验教训批判靠天吃饭思想
树立革命雄心 改造低洼农田
各生产队发动群众,迅速行动,大兴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据山东《大众日报》报道 山东茌[chí池]平县徐庄公社党委检查了这个公社今年和过去几年因涝灾造成减产或绝产的原因,批判了靠天吃饭的思想,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决心发动群众,以革命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明年稳产丰收创造条件。现在,一个群众性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已经出现。
徐庄公社地处徒骇河上游。全社七千一百人,二万二千亩地。地势平坦,只是洼地较多,但绝大部分土质很好,产量却很低。十月下旬,公社党委对今年全社农业生产情况作了一次总结检查:九千多亩粮田全年混合单产一百一十斤。全社十七个大队的六十四个生产队中,粮食超过去年产量的九个,接近去年产量的十八个,不及去年单产的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五十以下的有三十七个。为什么今年的产量这样低?是地种得不好吗?不是。今年春季,经过社会主义教育,广大社员干劲很大,土地整理得好,施肥多,夏秋之际,到处是一片丰收景象。但是在汛期短短二十多天中,就有九千四百多亩遭到水灾,严重减产,五千六百多亩颗粒未收。解放以后十五年来,这里遇到五个涝灾年,每年都受到严重损失。
减产、绝产的原因在哪里?“天老爷”这方面是主要的,还是人的因素是主要的?公社党委严肃地研究了这个问题。研究的结果认为:涝灾是客观存在,但主要地是由于公社党委在领导农业生产上,缺乏革命的雄心壮志,未能领导社员彻底改变生产条件。对“天老爷”抱幻想:今年淹了盼明年,明年淹了盼后年。结果经常挨淹,生产屡遭损失。
为了教育全体社队干部和广大社员树立彻底改变生产条件、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公社党委一面有计划地组织一批干部、社员和贫农下中农代表,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根治涝洼经验,一面召开了全社各大队党支部、管委会的主要干部和贫农下中农代表参加的会议,把公社党委的认识告诉大家,让大家讨论。
在讨论中,寺后刘大队党支部书记刘兆润说:“说起改变生产条件,我们做得最差。一九六一年遭涝灾,庄稼全部绝产,当时我认为那是少有的年头,没有接受教训;去年秋季,又有大部分地受涝绝产,我又认为比一九六一年灾轻,以后再不会有这样年景了,所以今春也没做防涝准备。不料今年又遇上大雨,秋田全淹光了。现在我体会到,不下决心改造自然是不行的。”公社党委委员、双营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凤同说:“今年我们大洼里的地施肥很多,大部分播了高粱,满以为不要紧了,谁知今年没有挖沟、修台田,高粱正晒红米的时候,积水十来天,又完了!”岳庄大队贫农下中农代表岳孟和说:“当干部的应有个创业的劲头。比如改造洼地,以前领导上号召挖沟、修台田、条田,我们怕占地,没去办,光算小账,不算大账,结果受了涝灾。今年改洼要没有‘挑刺肉痛’的决心,过年还得遭涝!”公社党委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会上决定以革命的精神,从长远着想,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挖排水沟,修筑台田、条田。会上还研究决定:抓住当前秋收基本结束、劳力多农活少等有利条件,及早动手,在封冻前全部结束,切实为明年增产创造条件。在发动和组织社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过程中,要依靠贫农下中农,广泛进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同时,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并做到善始善终,不留尾巴。
各队通过边发动、边规划、边组织、边行动,一个群众性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已经出现。寺后刘、胡屯、陶集、马庄等七个大队,根据自愿互利原则,在公社的帮助下,集中了一千一百多名劳力,四天即挖了一条三千多米长的骨干水沟;各队还根据水势自然流向落实了本队沟渠和台田、条田的规划。经过干部、社员的积极努力,从十月二十七日到十一月二日,已挖干沟、支沟七条;修台田一百八十六亩、条田五百七十九亩。所有工程都达到较高标准。
目前,公社、大队的主要干部,正深入各队继续进行思想发动工作,解决水利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推动这项工作更扎实地开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