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科学的结论只能从实践中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20
第5版()
专栏:

科学的结论只能从实践中来
丰台机务段锅炉工程师 张名远
一九六一年七月,组织上派我到丰台机务段担任锅炉工程师。当时我心里又高兴,又“打鼓”。高兴的是,党把我这个仅有高小程度的普通工人提拔成锅炉工程师,从此又干起了从小学过的老行当;心里“打鼓”,是感到工程师的担子重,我又脱产做了几年党、团工作,怕担不起这副担子。可是又一想,共产党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担子重也一定要担起来。
我一上班就碰上锅炉漏泄的问题。当时丰台机务段的机车锅炉普遍存在漏泄现象。锅炉是蒸汽机车的心脏,机车的心脏有了病,不仅影响正常运用,而且不容易找出漏泄的处所,检修也困难。全段职工都为这件事着急。我是锅炉工程师,自然更有责任解决这个问题。
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可是,怎样解决这个头痛的问题呢?是蹲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呢?还是深入实际向群众请教,进行调查研究呢?毛主席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对我启发很大。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号召我们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他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我决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钻到锅炉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于是我不顾七八月的炎热,白天和工人一起钻进摄氏五十度左右的锅炉,进行检查,帮助检修;晚上就到工人家里去串门儿。
通过实地观察、向老工人请教以及翻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锅炉漏泄绝大部分是因为炉撑折损引起的(在机车锅炉内外钣之间,为了防止受蒸汽压力变形,都用许多炉撑连接着,炉撑折损了,就引起漏泄)。进一步又发现,过去工人们对折损炉撑的处理,不是用铁钉子堵上,就是焊上。这个办法,好象是该开刀的浓疮封了口,把烂肉堵在里头,这会引起严重后果。按照规定是不准堵焊的,工人为什么要这样干呢?有人说:这是锅炉工人“兑汤”(凑合敷衍的意思)。真的是这样吗?我遵照毛主席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又到工人中去找原因。在多次闲谈中发现工人们堵焊炉撑是有原因的:一台机车灭了火,要等锅炉温度减到摄氏五十度,人才能进去检查,特别是外部炉撑折损,往往要费老半天劲,才能找到一根,然后把它用氧气割下来,量好尺寸,再加工一根新的换上。这样一干,常常影响整个修车进度,包修组都不满意。锅炉工人为了不影响交车,只好先“堵”一下再说。老工人李奎顺同志无可奈何地说:“咱们要有一套快速判明折损炉撑的办法就好了。”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可是,炉撑都夹在内外锅钣之间,里面是火箱,中间是炉膛,锅炉外面还包着铁皮和石棉灰,只在有火的时候才能看到锅皮接缝处冒汽,怎样迅速判明是哪根炉撑漏汽呢?我去找老工人李奎顺、铁广顺等商量。他们说:“过去为检查炉撑,费劲可大了,实在没办法时,就把锅炉烧到十五公斤定压,把机车开到阳光下,扒去外皮,用铁丝一个孔一个孔地捅炉撑警告孔,每拔出来,如果上边有湿印,就是裂损的象征”。我想:老师傅们可真有办法,可是一台机车有一二千条炉撑,如果每台都这么干,怎么行呢!但是这一席话也给我很深刻的启示:要发现事物的规律,就要用老师傅们这种一个孔一个孔去捅炉撑警告孔的精神,钻进去了解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改造它。以后,我钻到锅炉里逐台检查,逐项记录。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二日,架修五○三四号机车,锅炉外皮扒开了,我爬上锅炉用小锤一根一根地敲。开始什么漏泄也没找到。只有个顶撑头部的石棉有些发硬,白色的石棉有些泛黄。这是怎么回事呢?跟工长王福臣同志一起研究,认为这可能是漏泄的痕迹。怎么去证实呢?他说:“锅内有软水剂,水含碱性,漏出的汽也应该有涩味儿”。我马上拿了块石棉尝了尝,进一步得到了证实。为从多方面证实这个判断是否正确,我又钻到焖热的锅炉内去观察,发现就在那根炉撑的根部有一圈红色铁锈。经过观察和氧气切割试验,证明:凡是裂损的炉撑,根部周围都有氧化铁锈,这是轻微裂损的象征,根部堆积水垢,是较严重裂损的象征。
我们发现和掌握了外部顶撑裂损检查的方法,检查修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从此,再不让工人们蹲在又热又烫的锅炉上进行检查了。
科学的结论从实践中来
炉撑修理更换问题刚刚解决,但是新换的炉撑,有的经过不了几个月还照样裂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和技术员王本章同志经过多次讨论,认为这是只治了标,而没有治了本,就是说还没有掌握炉撑折损的内部规律性。看来认识还有待于深化。我一方面翻阅了有关锅炉的技术理论,先后研究了解放前后不同国家制造的车型图纸,查找了十多万字的技术资料;一方面继续找工人共同研究。有人说:“这是让安全阀喷汽给震坏了!”有的说:“这是跑丰沙线跑的(意思是指丰沙线坡道大、曲线多、半径小)!”七级工李奎顺、曹德春老师傅说:“我看,就是炉撑太细,锅炉定压增加了一公斤,炉撑反倒细了,没个不折损!”这些意见都是以他们的切身经验作为根据的。
究竟哪个意见对呢?根据毛主席所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我和王本章同志通过反复地思考研究,逐个地去检验这些理由。“安全阀”不适用于国产新机车吗?“跑丰沙线造成的”吗?为什么其它型机车同样跑丰沙线就没发现过折损现象呢?似乎还是李奎顺、曹德春老师傅说得对,炉撑是过细了。可是设计的尺寸哪能没有根据呢?原始记录与原设计图纸对照表明,折损的顶撑都是由直径二十二公厘缩小到十九公厘的部位。可是,同是十九公厘的炉撑,有的就没折损,有的是跑五万公里开始折损,有的跑十万公里才折损,看来作结论根据尚不充分,这一连串的“为什么”还需要到实践中去找答案。
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终于摸清了顶撑折损惯性裂损的三个原因:一是设计的炉撑过细了,加座的固定撑应改为活动撑;二是炉撑警告孔加工偏了,偏薄的一边容易折裂;三是炉撑与内外锅钣不成直角,受到不正常的应力。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我把几个月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向路局、铁道部提出修改“和平”、“建设”型顶撑尺寸和结构的建议。上级领导对这项建议非常重视。铁道部还颁发了采用这项建议的部令。一九六二年四月,大同、大连工厂根据建议改进了顶撑的设计。现在经过改装后的锅炉发生裂损占总运用台数的百分之七点八,较未改装前的百分之百发生裂损有了显著的减少。同时,改装后的炉撑裂损位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凡是改装后的部位基本上消灭了裂损。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修理费用,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锅炉安全,保证了机车的正常运用。
这次调查研究所以取得一点成绩,是由于学习毛主席著作,进一步懂得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过去我也常喊要多搞调查研究,从道理上好讲,但一到了实际问题上,才知道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从发现炉撑折损的部位到找出其规律性,虽是个简单的一点技术问题,却深切体会到,认识事物真要作到毛主席讲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地步,不老老实实到实践中去学习,什么事也是作不成的。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靠工人群众,特别是向老工人学习,因为他们最了解实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和工人打成一片,就要亲自参加劳动。只有亲自参加劳动,才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抓住那些不容易发现的技术现象。
(原载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一日《工人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