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介绍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20
第6版()
专栏:

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
——介绍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
本报记者 赵琦
在内蒙古大草原旅行,常常遇到活跃在牧民中间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蒙古语意思是红色文化工作队。这支洋溢着革命精神的文艺轻骑兵,无论在烈日当头的炎夏,或是风雪呼啸的严冬,总是赶着满载服装道具的马车,在辽阔的草原上到处传播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种子。
这里介绍的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的乌兰牧骑,象内蒙古许多乌兰牧骑一样,一直遵循着党所指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面向牧区,一心一意为牧民服务。这支文艺轻骑兵共有十二名演员,有蒙古、汉、朝鲜三个民族的成员,年纪最大的还不满三十岁。他们长年累月地深入草原,边演出,边劳动,边辅导牧民业余文化活动,已在牧民群众中深深地扎下根子。这支文化工作队成立七年以来,密切配合草原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广大牧民的生活斗争和新人新事为题材,编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好来宝”①、“笑呵”②等各种短小精悍的节目,为牧民演出八百多场,说蒙古语书一百多场,观众共达四十六万人次,还放映四百多场幻灯,举办一百多次小型流动图片展览,受到了全旗广大牧民的热烈欢迎。
一辆马车 走遍草原
处于内蒙古东部沙丘地带的翁牛特旗,交通十分不便。乌兰牧骑奔走在草原上,艰苦战斗的生活锻炼着他们。他们行动起来只有一辆马车,每次到牧区巡回演出,演员们总是尽量少带行李,轻装上阵。穿过沙漠的时候,就齐心合力推着大车,顶着风沙勇往直前;有时中途遇上风雪,他们就肩并肩地迎着狂风飞雪继续前进。几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地走遍了全旗一万一千平方公里草原、沙漠和农村里的每一座村落和牧民定居点。
这批农牧民出身的年轻演员,有一句共同的战斗口号:“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送歌献舞。”去年夏天,男女演员背着行李、乐器,穿过燥热炙人的沙漠,徒步跋涉到全旗最偏僻的那什罕公社六家子生产队。当地牧民见演员们汗流浃背,精疲力尽,都心疼地劝他们休息一天再演出,可是,这些年轻的文艺战士擦擦汗水,喝口奶茶,就开始化妆,布置场地,满腔热情地为辛勤劳动在沙区中的牧民表演了许多精采节目。这片沙漠里的许多牧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文艺演出,受到了极大鼓舞。有位六十多岁的老牧民说:“到底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演员啊,连咱这沙窝子里的人都想到了。”有一次,他们从旗人民委员会所在地去海日苏公社演出,走到了响水河畔,正逢河水暴涨,便在河边的沙滩上餐风宿露,口干了,就舀一杯浑浊的河水解渴。第二天中午,河水降落了,一个个卷起裤筒,涉水过河,终于走完一百多里艰难路程,到达宣传活动地点。一些老牧民骑马赶来看演出的时候,含着感激的泪花对演员说:“你们真是懂得牧民的心啊!”
紧密配合政治运动
和生产斗争
乌兰牧骑走到哪里,不仅给宁静的草原带来歌声和欢笑,而且演出的节目紧密配合着党在牧区的政治运动和当前生产斗争。演员们时刻牢记着毛主席的教导:“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几年来,他们演出的二百八十多个文艺节目,绝大部分都富有现实斗争内容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一九六一年,翁牛特旗要开挖一条幸福河,把锡拉木伦河水引入荒漠干旱草原,乌兰牧骑就在水利工地上编演了《锡拉木伦河畔》,鼓舞人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勇气。社员们看了演出,纷纷组织起突击队,表示要用革命精神完成修引水渠任务。从一九六二年冬季到今年春天,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这些年轻的演员不辞劳苦地奔走了四千余里,到处演出反映阶级斗争的文艺节目,并及时歌颂当地牧区涌现出来的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他们把闻名全旗的红色牧羊人的事迹编成“好来宝”,把《红色娘子军》、《李双双》、《雷锋》的幻灯故事片,译制成蒙古语片,还针对有些牧人对参加集体劳动的错误思想,编创了“笑呵”《关其格老汉》,又从贫苦牧民中搜集许多充满血泪的烂皮袄等实物,同旗文化馆联合举办今昔对比展览会。《雷锋》幻灯片在各公社普遍放映以后,许多青年牧民都表示要学习雷锋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更好地爱护集体牲畜,争取做“草原上的雷锋”。
又演出又劳动,牧民
和演员有阶级情
乌兰牧骑的演员长期在草原上巡回表演,有他们自己的行动准则:坚持参加现实斗争,坚持参加生产劳动。这两个“坚持”,使他们和牧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
一年夏天,他们在锡拉木伦河西岸的牧场上正在演出,听说对岸大兴公社大兴生产队发生了水灾,村庄已被洪水包围,大家便立即停止演出,涉过大河,投入抗洪斗争。他们和牧民一起把陷在河滩上的三十多头牛一一抢救出来,又和牧民一起护堤。他们还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群众中的生动事例,及时演出《人定胜天》等文艺节目,鼓舞群众的斗志。去年十月的一天,演员们从早晨出发,已经步行六十余里,正准备就地休息,烧水煮饭,突然发现远处草场起火。这时,十二名男女演员不顾饥饿劳累,奋不顾身地向起火的草场奔去,有的脱下棉袄,有的挥舞柳条,与荒火搏斗。经过两个多小时抢救,终于扑灭了一片野火。乌兰牧骑演员英勇救护草场的事迹传开以后,牧民们奔走相告,有的老人惊喜地问道:“难道扑灭野火的就是咱们的那班孩子吗?”
平时,乌兰牧骑演员也不忘记参加劳动。最近两年,全队单是帮助牧民剪羊毛,就有四千多只,收割饲料作物达一千四百多斤。一些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演员,不熟悉牧业生产活动,现在也渐渐学会打草、剪毛、抓羊绒等活。过去从未见过抓羊绒的一位朝鲜族舞蹈演员,起初一天只能抓六七只羊的绒毛,经过几年锻炼,已经成为熟练的抓绒能手。在朝日他那生产队抓羊绒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姑娘受到了牧民的一致赞扬。
演员们还学习解放军的革命传统作风,住在牧民家,就主动帮助扫地、担水、煮饭、饮牲畜,临走前还把蒙古包收拾干净。
在翁牛特旗草原上,乌兰牧骑一来,牧民们就争相邀请演员到自己家去住宿,当乌兰牧骑告别的时候,牧民们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有一次,演员们到了乌兰敖都生产队,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娘硬拉了几位女演员住到她的蒙古包里。夜晚,她担心演员劳累一天,住在包里容易着凉,就成夜坐在她们身边照料,演员们发觉以后感动得不能入眠,老人微笑着说:“安心睡吧,你们来了,叫我心里多乐啊!”
轻装上阵,一专多能
翁牛特旗乌兰牧骑,仅有十二名演员,因此在每次两三小时的演出中,每个演员都要演出一二十个节目。演出前点汽灯,化妆,布置场地,演出后拆洗服装,修制道具,也都是他们自己去做。不少演员刚演完曲艺,又化妆演出舞蹈。舞蹈完了,又弹起琴弦为别人伴奏。此外,他们还演魔术,放幻灯,讲解图片。这一套本领,是他们刻苦钻研、互教互学、团结一致努力的结果。一位蒙古族贫苦牧民出身的女演员,擅长蒙古族民间舞蹈,又能用比较纯熟的汉语唱出优美的歌曲,牧民们还夸她善于扮演牧羊姑娘。一位朝鲜族演员说不好蒙古语和汉语,参加合唱有困难,他在蒙古族和汉族演员的帮助下,勤学苦练,不仅学会了许多蒙古语和汉语歌曲,还学会了弹三弦,拉手风琴等乐器。
这些年来,演员们向老艺人学唱了三十多首草原民歌;从全旗二十多个老艺人那里搜集的民歌、好来宝、民间故事已有一百多首,其中有不少已经整理出来,成了他们的表演节目。广大牧民喜爱的《幸福河》、《牧民心向北京城》、《歌唱三面红旗》等歌舞,都是演员们从老艺人和牧民群众中搜集整理出来的。不久以前,他们根据牧民集体创作的一首民歌《金黄的土地》,加工改编成小型歌舞,在全盟文艺观摩演出会上,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赞扬。
把革命文化种子
撒遍草原
乌兰牧骑演员感到光靠自己的力量远不能满足广大牧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每年都为牧民举办三至四期业余文艺训练班。几年来,他们训练培养出八百多名牧民文艺工作骨干。在巡回演出的时候,乌兰牧骑常常和许多牧民业余文艺小组一起演出,帮助加工提高他们自己创作的文艺节目,并为他们提供演唱材料。演员们都把自己的所长,随时随地教给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在他们热心辅导下,有四个生产队俱乐部文艺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歌舞演员、琴手,组织一次文艺晚会已有足够的文艺节目。
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是一支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革命的文艺队伍,现在,他们正按照毛主席所指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活跃在最偏僻的牧区草原上,一心一意地为牧民服务。
①“好来宝”——是蒙古族民间的一种说唱形式,原来是一人自拉自唱或二人对唱,解放后又出现了多人“好来宝”以及汉语好来宝。
②“笑呵”——译为汉语是“笑的对话”,类似汉语相声。解放后,内蒙古的文艺工作者在好来宝、颂词、祝词等蒙古族民间说唱形式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语相声一些表演特点,创造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王箭锡摄〕(附图片)
队员们在为牧民演出说唱节目“好来宝”
队员们帮助公社牧民给羊只注射防疫针
乌兰牧骑演出的节目吸引了牧民观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