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南阳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24
第6版()
专栏:

南阳玉
碧野
当我到达豫西南重镇南阳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爬上招待所的阳台,了望南阳的市区和郊区。
太阳下,南阳盆地展现在我眼前。西郊,那绿树葱茏的卧龙岗,传说是汉末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东郊,那象红烛高烧的一枝枝烟囱,是工厂区。近处,新市区的笔直的马路、亭亭的街树、雅洁的楼房,充满了新的气象;远处,旧城的房屋象青色的鱼鳞,层层叠叠,给人一种纯朴的感觉。
眼光越过鳞次栉比的旧城,扑进眼帘来的,是奇特地出现在北郊的一座孤山。那孤山青凛凛,山腰里有许多处岩石在太阳下闪光,象一把宝刀,横落天野之间。
当我正凝望着那座孤山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了起来:“那是独山,山上产玉。”
陪我走上阳台来的,是一个年轻的招待员。在他的介绍中,我知道此地有个玉器厂。于是就急着想去参观。
玉器厂在旧城。古老寂寞的门庭使我暗暗吃惊:怎么一个全国闻名的玉石产地的玉器厂,竟是这样寥落?可是当管理人员把我领进正厅的时候,突然一大片绚丽的景象使我震惊!大厅三开间,全是光彩夺目的玉器。贮藏玉器的玻璃橱柜一个紧挨一个,绕墙环立。各式各样和五颜六色的珍奇的玉器层层贮藏,琳琅满目。绕厅一圈不到五十步,却象山行百里,珍禽、异兽、奇花,极尽天然的美。
这时,管理人员从一扇玻璃橱柜里,捧出一个五环炉和一只玉鸟来,轻轻地放在桌上,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五环炉和这长尾鸟!”
五环炉由整块绿玉碾成,盘龙彩凤,五个玉环嵌镶玉中,匀称光润,滑动自如,巧夺天工。而长尾鸟栖息在半截古木上,老树苍劲,鸟的翎毛纤毫分明,栩栩[xǔ-xǔ许]如生。
管理人员神情微带骄傲地告诉我说,碾五环炉最怕的是玉石内烂。碾长尾鸟要选好玉色不易,同是一块玉,树老,玉色要苍黑;翎毛发光,玉色要鲜嫩。
在谈话中,我才知道这个玉器厂过去只能生产简单的烟嘴、印章、玉碗和玉镯。可是这几年,已经能生产鸟、兽、花卉[huì惠]、人物四种类型近百种的玉器了。
玉器工厂的各个车间分布在后院大小不同的房间里。一进入这些车间,虽然听见的是轻轻鸣响的玉声,但这细细的响声,却使人心潮激荡。
嚓嚓发响的是解玉车间。五光十色的巨大玉石,在每一架解玉机下吐放霞彩。钢锯和水湿的金刚砂把玉?锯开,显出各色美丽的良玉。行走在这解玉车间,像是飘浮在五彩云中。
而更吸引人的是碾玉车间。这里像孔雀开屏似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成百飞转的小钢轮和一把把水湿的金刚砂,在人们的十指间把玉碾成各种形状的花和鸟,各种神态的人与兽。一块玉,常常有几种颜色,玉器工人们能按照玉的色彩,碾成生动活泼、美丽多姿的人物,好似天然浑成一般。
玉工们的巧手和慧心使人惊叹,而更使人感动的是他们的认真、细致、坚韧、耐劳的精神。一块玉在他们手里,经过千磨万碾,才变成有生命的艺术品。金钢砂千把万把,小钢轮万转亿转,天天磨,日日碾。三月五月,一年半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玉工们都全神贯注在十指间的玉石上;每一分寸,每一毫米,都注入了他们的心血。从时间上,从精力上,有什么能比玉工们在尺寸的玉石之间更加精雕细刻的?当百鸟朝凤,当八骏图越快要接近完工的时候,他们就越兢兢业业。这时,只要小钢轮在玉器上碰出一下不寻常的微小的响声,他们都会惊心动魄,出一身冷汗!他们怕的是功亏一篑[kuì愧],良玉成了废品。而当他们竭尽心血,用出色的双手为国家创造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的时候,他们又是多么激动,多么欢欣啊!
一个老玉工把他刚刚上了光的五环炉欢欢喜喜捧给我看。我不由得感动地说:
“你们给国家创造了许多财富,这是无价之宝!”
“应该感谢那些采玉工人,他们开采了这许许多多玉石!”老玉工激动地说。
老玉工的话使我猛然记起产玉的那座独山。
独山离南阳市北边约二十里。正在领着一群年轻工人采玉的采玉场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刚刚剃过的络腮胡子象一大把银针钻了出来,更显出他被风吹日晒的脸盘象块紫铜。他身穿对襟白土布短衣,脚踩黑粗布爬山鞋,一股豪迈刚健的气概,令人肃然起敬。
在独山顶上,他给我指点后山一带的古迹。那黑色蜿蜒的山谷,是古代的玉街遗址;那陡坡上的乱石堆中间,是汉代的残缺的玉碑。他告诉我说,这南阳的独山玉,从汉代就开采了,那时玉街就日夜响起了解玉和碾玉声……
这个老采玉工,已经在这山上劳动了四十年。这方圆几十里的每一座悬崖峭壁,都有他艰辛的脚印;每一片砂砾岩石,都有他辛酸的汗珠。他家在独山下,但独山之下却没有他的寸土。从十八岁起他就在这独山上采玉。那时采玉工人们采的玉,比石头还贱,把玉论堆卖给玉石收购贩子,也难糊口。
今天,这位老采玉工自豪地说:“今天我们玉器工人才真正是这玉山的主人!”
作为这座玉山的主人,这个老采玉工光凭他几十年采玉的经验,也能知道不同种类玉石的分布情况。哪里出蓝玉,哪里出绿玉,哪里出红玉,他了如指掌。他不但能寻找到蕴藏玉石的“玉筋”,而且能完整无缺地把玉开采出来。独山玉质好量多,每一条“玉筋”都有几万斤玉。从汉代到解放前,两千年中间,独山玉只被发掘了一层;解放后,才开始发掘第二层;而现在被发现的玉层却有四层之多,独山玉的蕴藏量是多么丰富呵!
我和采玉场长站在独山之巅,了望南阳盆地,极目之处,天穹苍苍,大野茫茫。俯视之间,可以望见沿着独山脚下的公路,在太阳下闪烁的五彩玉石,正成车成车地运往南阳。透过这斑斓的玉石的河流,我们看到我们时代的瑰丽,看到我们祖国的光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