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民主改革以后现代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西藏第一代工人阶级成长起来 建成中小型工厂五十多座,生产大批农牧工具建筑材料 全区现有工人二万名,有些人已经成为工厂的领导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25
第2版()
专栏:

民主改革以后现代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西藏第一代工人阶级成长起来
建成中小型工厂五十多座,生产大批农牧工具建筑材料
全区现有工人二万名,有些人已经成为工厂的领导干部
新华社拉萨二十四日电 解放前连一颗螺丝钉也不能制造的西藏,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现在已经建起了五十多个中小型工厂。
这些中小型工厂,绝大部分是民主改革后,随着生产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近五年来,仅拉萨市新建的中小型工厂就有二十多个,其中有现代化的水泥厂、汽车修配厂、筑路机械修理厂、水电站、皮革厂、面粉厂、榨油厂等。在日喀则、昌都、泽当、江孜等地,也普遍建立了小型的农具、榨油、皮革、副食品加工、砖瓦等工厂。
西藏过去只有一些为农奴主霸占的手工作坊,生产落后。现在,设立在各地的农具厂,几年来生产的农牧工具已有几十万件。各地兴建的榨油厂,使当地的食油大部分已能自给,仅拉萨榨油厂年产食油就达四十二万斤。今年十月才投入生产的拉萨面粉厂,日产量达十二吨半,相当于目前西藏农村牧区一千多盘手推磨的日产量。拉萨水泥厂从去年二月投入生产以来,已为西藏的建筑工程提供了一万多吨水泥,基本上能够满足自治区生产建设的需要。
西藏的这批中、小型工厂中,有许多是因陋就简、自力更生逐渐发展起来的。林芝农具厂建厂当年只有两把钳子、一把鎯头、四间小土房。现在这个厂已初具规模,能够年产各种农具一万多件。
祖国各地对西藏的工业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援。每年都要运来大批机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使许多工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纳金电厂、拉萨水泥厂和面粉厂、梗张林场等工厂,目前大部分生产过程已经是机械操作。拉萨榨油厂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出油率由开始的百分之三十一提高到百分之四十,比当地群众用土法榨油高出一倍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西藏第一代工人阶级已经成长起来。现在全区已有二万名工人,有些人还成为工厂的领导干部。
(附图片)
拉萨的城市面貌迅速改变,第一条大型下水道正在兴建中。图为藏族工人正在安装混凝土管道。
新华社记者 任用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