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学生提问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26
第2版()
专栏:在教学改革战线上

学生提问的启示
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马明老师,这学期新接高三一个班的代数课,他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出了十五道题让大家做。一般题目学生都答得不差,只有一道三角题回答得不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对这道题的解法,展开了讨论,各有各的说法,最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解法。可是,老师指出这种解法比较烦琐,要大家课后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同学们没有轻易放过这个问题。事隔几天以后,有位女同学找到了一种比较简便的解法。对这个问题,马老师为什么不趁早把结论告诉学生?这是他在教学改革中吸收了同学们的意见的结果。
那还是上学期的事。有位同学曾经问他:“为什么老师证一个定理,解一道例题,路子总是一找就准,推理总是那样正确?我们听讲时,好象都懂了,为什么自己一动手就老是碰钉子?”当那位同学知道教师为了寻找一道题的正确而又简捷的解法,备课时常常要花很多时间,也要碰钉子的时候,就说:“老师,为什么不带我们一起碰钉子呢?也好让我们知道碰到钉子时应该怎么办。”这句话给老师很大启发: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尽管是好心好意,可是,却堵塞了学生的思路,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此以后,他在教学中就注意了多启发学生思考。 李志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