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近协作合理,还是远协作合理? 沙市热水瓶厂的经历对这个问题作了正确回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26
第2版()
专栏:

近协作合理,还是远协作合理?
沙市热水瓶厂的经历对这个问题作了正确回答
据新华社武汉二十五日电 究竟是就近协作合理,还是远协作合理?湖北省沙市热水瓶厂的经历,给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回答。
沙市热水瓶厂生产的热水瓶有竹壳、铁壳两种。这个厂除了自制瓶胆、铁壳等主体件以外,有十八种八十多个规格的配套件,由外厂协作生产。去年第三季度以前,沙市热水瓶厂需要的配套件全部由上海、苏州、宁波等地生产供应,其中主要是由上海供应。由上海供应的东西,甚至包括包装箱、包装盒内垫底用的木刨花和废纸屑。是不是本地工厂不能生产这些配套件呢?不是的。其中绝大部分配套件本地都可以生产。只是这个厂的干部总觉得上海大,协作厂多,物美价廉,因而没有同本地工厂建立协作关系。
去年第四季度,沙市热水瓶厂学先进,找差距,看到自己的产品不仅质量比先进厂低,特别突出的是成本比别人约高四分之一,品种也比别人少。这是怎么回事?有一次一位工业领导干部帮助厂里检查工作,他提醒厂里干部说,上海不产稻草,你们连用稻草也靠上海,你们查查看问题的根子是不是就出在事事靠上海上。这番话对热水瓶厂的职工启发很大,大家一查果然是吃了“远协作”的亏。
协作件的运输费用很高,有些协作件的成本中有三分之一是运输费。有些不合格或不对路的协作件需要返工,协作件本身的价值还没有往返运输的运费高。协作厂太远对共同研究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也不利。
经过一番细致研究,沙市热水瓶厂改变了以前的做法。这个厂把非靠外地协作不可的铅片、软木塞等六种配套件仍要上海等地协作供应外,其余十二种本地可以制造的配套件,全部改在沙市就地协作供应。
从去年第四季度到现在,时间不过刚刚一年,“家门口”协作的好处已经充分显示出来。
首先是资金利用合理,流转费用降低。热水瓶的一些配套件在上海生产的时候,从上海运到沙市一般要半个月,因此库存的配套件一定要有半月的储备,占用很多资金。在沙市协作生产,随要随取,只要早一天到协作厂提货就能保证供应,占用的资金减少了。就近协作还使大批的运输费用节省下来,过去常有的途中运输损失没有了。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是便于增加品种,便于提高质量。协作厂相距较近,共同研究改进技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等问题就比较方便。今年热水瓶厂的产品品种已经由去年的十七个增加到二十四个。过去许多人担心本地协作生产的热水瓶配套件质量不能保证。他们说上海的木刨花好,因为它经过蒸制,比较柔软。其实,沙市的木刨花经过加工蒸制,质量也完全和上海的一样。沙市印刷厂印制的热水瓶商标,开始质量不如上海,后来印刷厂职工革新设备、改进油墨处方,质量也达到了上海生产的水平。据沙市热水瓶厂最近检查,当地协作生产的铸铝手柄、手提环等,质量还比原来由上海供应的好。
就近协作还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现在同沙市热水瓶厂协作的十一家沙市地方工业企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今年生产大都有新的发展。沙市瓦楞纸盒生产合作社今年上半年的产值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九十。
沙市热水瓶厂生产的热水瓶今年曾两次降低出厂价格,出厂价接近了先进厂的水平。不久前在中南地区热水瓶的评比中,这个厂的产品被评为第一类第一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