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春风拂杨柳 羌笛出新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04
第6版()
专栏:

春风拂杨柳 羌笛出新声
向阳
提起羌笛,人们会想起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里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汉代、唐代、宋代和明代不少人的笔记中,都有羌笛的记载,四川资阳县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吹羌笛的陶俑。这些都说明,汉、唐时期羌笛就已很流行了。
现在羌族人民中间所使用的羌笛,用细竹管制成,双管并连在一起,上装竹簧口哨,竖吹,一般羌管长十三厘米,管口直径约两厘米,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两管发同样的音。过去羌笛几乎绝迹,是与羌族人民的苦难连在一起的。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现在他们聚居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汶川县一带。智慧、勤劳、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悠久的劳动和斗争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羌笛便是其中之一。但是,解放前,历代的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用尽各种办法剥削、压迫他们,使羌族濒于绝境的地步,解放前夕住在四川境内的只有两万多人。羌族的古老文化艺术遗产也遭到反动统治阶级的百般摧残,被埋没或将近绝迹,解放前会吹羌笛的人越来越少,茂汶县赤不苏区四个寨子只有一个人会吹。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羌族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羌族人民获得了彻底翻身,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羌寨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吹羌笛的人,也一年多一年,仅呀多乡四寨高级农业合作社就有三十多人会吹;羌族人民在生产余暇和节日的时候,就在田间、地头,吹起声调悠扬的羌笛。
这次四川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节目中,有个羌笛独奏。演奏者何克之同志,吹奏羌笛已有二十多年,有一段辛酸的经历。何克之出身于贫农家庭,虽然在解放前就会吹优美动听的羌笛,但是由于吃不饱穿不暖,哪里有心情天天吹它呢?有一次何克之给地主、伪保长种青稞,休息时,在许多劳动人民的要求下,在田坎上吹起来,那悲凉和怨愤的笛声,使听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正在这时候,地主闻声赶来了。他无理地阻拦何克之,不许他吹,说:“你再敢吹这苦命的东西,有了天灾,年成不好,我就找你算账。”就这样,何克之连吹羌笛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解放以后,何克之重新从山上采来青竹,制成羌笛。他家分得了土地,参加了合作社。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在夜晚休息的时候,有多少农民来听他吹笛!他还发挥创造性,把羌笛的五个音孔改为六个音孔。这次演出的《忆苦思甜》曲,凭他出色的吹奏技巧,以忧怨悲愤的旋律,表达了羌族人民在解放前的苦难;又用浓郁圆润的音色、欢快的旋律,表达了羌族人民在解放后的新生活,鼓舞人民不忘过去、不忘阶级斗争。何克之的羌笛艺术是有民族风格的,他继承和发扬了羌笛艺术的优秀传统,又以革命的精神使古老的乐器为社会主义服务。
羌笛的命运是和羌族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羌笛的新生体现了羌族人民的新生。从羌笛,我们也可以看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如今,在羌族兄弟聚居的村寨里,同祖国大家庭的许多地方一样,早已是“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欢乐景象和幸福岁月,羌笛吹奏出来的,再也不是那忧怨压抑的曲调了。(附图片)
羌族羌笛独奏:《忆苦思甜》
〔四川省代表团林场副场长何克之演奏〕
本报记者 陈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