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这不只是方式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06
第2版()
专栏:短评

这不只是方式问题
对农村基层供销社来说,门市供应,赶集卖货,送货下乡这几方面的工作,都是不可少的,都是扩大和巩固农村社会主义商业阵地所必需的。农村供销社应当把送货下乡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制度,特别是农忙季节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只是热中于赶集卖货,不坚持送货下乡,甚至门市供应都不做了,整天关门赶集,象读者史博来信中反映的情况,就应当纠正过来。
轻视送货下乡,绝不是什么单纯的业务问题。保店供销社一位贫农出身的营业员道破了这个问题的阶级实质。他说:“下一天乡没有赶一天集卖钱多,可是下乡一天要接待二、三百名社员,其中多数是贫下中农社员。我们不送货下乡,他们就得去赶集,来来去去,至少得半天时间,如果让他们把赶集的时间用在农业生产上,这不就是我们对农业生产的最大支持吗?”读者史博来信中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可见,送货下乡是完全符合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贫下中农的利益的,是对支持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很有好处的。农村供销社的业务中,如果抽去了送货下乡这个重要内容,就不能很好地为集体生产服务,为广大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服务。
有人担心,坚持送货下乡的制度,减少了赶集卖货的次数,会影响完成营业计划。这应该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要懂得,完成营业计划,固然是考核一个基层商业单位工作好坏、成绩大小的标准,但决不是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商业和资本主义商业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只能在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营业计划,决不允许它违反党的政策,单纯追求营业额。
另一方面,下乡送货是不是就会影响完成营业计划呢?也不见得。保店供销社开始送货下乡的时候,确实曾经出现过卖钱额减少的现象,但那是因为不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送下去的货“不对路”。后来他们紧紧依靠生产队的党组织,虚心倾听贫下中农社员的意见,调查研究贫下中农社员的需要,增加了适合贫下中农社员经济情况的低档商品,这样,营业额就迅速增加。可见,送货下乡并不一定要比赶集卖货少卖钱,问题在于是不是牢固地树立了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千方百计满足贫下中农的需要。贫下中农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购买力还是不高的,但他们是农村的多数,总的购买能力还是可观的。退一步来说,即使下乡送货暂时少卖了一些钱,只要满足了贫下中农社员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他们就更会集中精力搞好集体生产,巩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巩固了,发展了,他们的收入增加了,供销社完成营业计划也就有了更可靠的保障。因此,能不能坚持送货下乡,绝不只是一个营业方式问题,实质上是个阶级观点问题、阶级路线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