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空军某工区领导机关移到现场 领导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07
第2版()
专栏:

空军某工区领导机关移到现场
领导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新华社六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工区领导机关干部,实行跟班劳动,现场办公的方法,和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计划布置工作在现场,处理解决问题在现场,使领导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个部队今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机关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工区主任、党委书记宋加奎上校自带铺盖住在工地临时工棚里。他们把工地分为若干作业点,每点都固定干部日夜值班,指导施工。其他干部都带着工作任务到连队跟班劳动。一年一次总的施工计划和每个阶段的具体安排,都是在现场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反复和群众商量后制定出来的,并在现场当面交代,具体布置。施工中哪里任务艰巨,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发现了问题,采取领导、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结合”的方法,当场研究,就地解决,从根本上改变了层层转达的拖拉作风。
机关搬到工地,干部跟班劳动,对工程进展、各种物资供应等情况,摸得更清楚,指导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快更好了。工区主任宋加奎和这个工区的工程部门,在长期跟班劳动中,摸出了施工单位的一般规律:初期不慌不忙,中期稳稳当当,后期连突带抢。他们根据这一情况,因时制宜,采取了措施。在初期,部队情况不熟,便把领导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部队进行思想动员,组织技术学习和贯彻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中期,部队熟悉了情况,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就适当增加任务;后期,部队容易产生赶时间、抢进度的现象,就注意控制指标,把紧质量和安全关,从而使全年工程进展保持稳定上升。器材部门过去对防护用品的使用、消耗心中无数,他们到现场办公以后,对各工种人员所需要的防护用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一一作了调查,拟订了各种用品的发放定额,又根据实行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几次修改,订出了一个合理的供应标准,既满足了需要,又避免了浪费。机电科副科长刘万田和技师韩文荣在作业现场发现一个连队使用的振捣棒振捣效率不高,就和修理工一起检查,找出原因,又亲自把振捣棒拿到修理所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商讨改进的方法,订出加工规格,仅用一天时间,便把全部振捣棒检修完毕,保证了施工的需要。机电助理员谭清德在现场发现一个连队的一台振捣器电机上的一种螺丝钉损坏了,马上通知修理所加工这种螺丝钉。当连队向机关报告这件事情时,螺丝钉已经加工好了。
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在现场和战士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对战士的阶级感情也更加深厚了。宋加奎上校经常深夜冒着寒风,到连队去查铺,并和值夜班的战士促膝倾谈。一次,他发现一个单位的夜餐做得马虎,立即对这个单位的干部进行批评,指出战士干劲越大,领导越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保证吃好睡好。机关干部跟班劳动以后,对连队情况摸得更清了,布置工作处处设身处地地为连队着想。连队官兵都说,领导更贴心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