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云南省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演出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16
第6版()
专栏:

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
——云南省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演出观后
北京车站客运车间 尹占云 赵凤祥
看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业余艺术演出代表团的演出,心里真高兴,竟忘了我们是在剧场里看表演,好象到了边疆云南,和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地一起又歌又舞起来了!
前些日子,我们在车站曾经迎接过这些代表,亲眼看到他们来到北京时的欢乐情景,看到他们对毛主席、对党中央的热爱,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这次看了他们的演出,又从文艺表演中看到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我们从他们这种最真诚的表演中,再一次地受到了教育。
对于歌舞,我们是门外汉,但是看到他们充满生活气息的演出,觉得与往常看专业剧团的演出有种不同的感觉,最主要的是觉得他们演得特别亲切,感情十分真实。就说刚一开幕的彝族、白族、僮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怒族、独龙族、崩龙族、阿昌族、布朗族、普米族全体演员的大合唱吧,演唱者的感情充沛,歌颂党和毛主席的领导的歌声,是从心里唱出来的。他们唱的《东方红》、《社会主义好》等歌曲,虽然也是我们很熟悉和平时爱唱的,但是由这么多少数民族同胞联合演唱,我们觉得意义很不平凡,这说明了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说明全国少数民族人民的心是永远向着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再说,光云南一省,就有十六个兄弟民族,他们整齐地站在舞台上,没等演唱开始,我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是亲密团结、一律平等的,一看到这动人场面,就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心有一股自豪感!
哈尼族的女歌手李嫫努,用嘹亮的歌声,歌颂了三面红旗,她唱的《太阳没有照不到的地方》,更表达了边疆人民对党的热爱。白族曲艺大本曲的演唱者庆顺、国贤表演的《试验田中一枝花》,用对唱形式唱出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年青一代勇于斗争,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她不靠天,不靠地,而是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向有实际经验的老农民请教,终于在科学研究部门和汉族兄弟的帮助下找出了关键,使“千难田”变成了幸福田。
由傈僳族刮生米、依波和怒族亚好、亚舍演唱的《傈僳姑娘的歌声》和《怒江在欢唱》,让我们看到了解放后的傈僳族人民和怒族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以及他们感激党,感激毛主席的心情。布朗族康郎义纳独唱的《布朗人之歌》,虽然由于语言的隔阂,我们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是通过字幕,他们那种真挚的感情,我们还是容易感受得到的。
纳西族生产队贫下中农代表小组长和凤祥等人表演的歌舞《阿热热》,独龙族阿都、阿恰的民歌演唱《一条大路往前奔》《毛主席啊毛主席》,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他们不是来自生产第一线,如果不是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是无法体现出这种崇高的政治热情和动人的艺术力量的!
佤族歌舞《阿佤山上的团日》,更是一个配合阶级教育的好节目,舞台上出现的佤族人民生活的今昔对比,让我们想起了天下的剥削阶级都是劳动人民的死对头,如果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就没有各民族人民的真正解放。
景颇族的乐器吐良独奏,是由石锐表演的,乐器虽然十分简单,但吹奏出来的曲调却十分丰富悦耳,表现了景颇族人民的艺术才能。拉祜族扎约表演的芦笙独舞《乐丰收》和彝族歌舞《欢乐的彝家》,也都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力量。《乐丰收》那激动的舞蹈动作和欢乐的芦笙曲调是和谐而动人的;《欢乐的彝家》是在民间乐队的传统曲目上加工发展的,由七个人用七种不同的乐器伴奏,载歌载舞,看来很新鲜,别具一格。
这次演出,真是丰富多彩,短小精悍,很多节目是群众自编自演的,可以说是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我们非常欢迎这些节目。毛主席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云南省代表团的这次演出,体现了党的社会主义文艺方针,我们衷心祝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