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书记当粪便管理员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19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书记当粪便管理员以后
单县杨楼公社蒋屯大队党支部书记孙广臣等干部,自愿担任大队的粪便管理员。他们大清早推着粪车,担着粪桶,到社员家里挖粪、收尿,干得很认真。
大队干部当了粪便管理员不久,就发现和解决了积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粪便不好挖,孙广臣就同李庄生产队干部研究,把深厕所改为簸箕式的浅厕所,既省力气,又挖得干净。现在全大队已有半数户改造了厕所。大队长王德祥向各生产队干部提议,把多日一收人粪的制度改为一日一收。民兵营长王启忠和蒋楼前生产队社员商量,将挖出来的鲜大粪随时泥封发酵,使粪便不流失,保持了肥效,还改善了环境卫生。
山东《大众日报》就这件事发表“一事一论”说:任何一项改革,任何一件事情,要想真正办好,只靠“说说点点”、“跑跑看看”是不行的。一般号召当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干部带头实干。带头干,才能有亲身体会,引起重视,下定决心;才能发现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才能做出样子,引导群众照着办。蒋屯大队的干部,没当粪便管理员的时候,恐怕也知道原来采用的粪便收集和管理方法不利于多积肥,而且有损肥效,但为什么“视而不见”呢?恐怕他们也曾不止一次地向社员讲过多积肥的重要性,为什么作用不大呢?原因就在于过去光一般号召,自己没亲自干。
当然,我们不必提倡每一个大队党支部书记,每一个大队干部,都去当粪便管理员。我们提倡的是:要亲自动手,带头实干;以一个普通社员的姿态,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