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制砖坯机内部矛盾的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19
第5版()
专栏:

制砖坯机内部矛盾的探讨
哈尔滨第二制砖厂工人工程师 田建钧 青年女钳工 田剑铃
我们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帮助下,厂校协作,从生产实际出发,在制砖坯机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是成功的,提高了砖的产量,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等产品的标准;台时产量由四千块增加到一万多块;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于一九六三年在全国砖瓦厂中占第一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通过深入学习毛主席著作,初步掌握和运用了制砖坯机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结果。
(一)
制砖坯机是由皮带运输机、搅拌机、制坯机和切坯机等单机联合组成的。皮带运输机将经过湿化处理的泥料输送给搅拌机;搅拌机将疏松的泥料进行搅拌,增加其塑性和粘着力;制坯机把泥料再搅拌一次,然后挤压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泥条;最后,切坯机将泥条切成砖坯。
一九五四年以来,红砖的需用量大大增加,而我们厂当时的情况是: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满足不了国家的要求。供需矛盾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对制砖坯机进行了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一开始,我们想多给制砖坯机加些泥料,不就可以提高产量了吗?实验结果却不然,当制砖坯机充填泥料过多时,便造成超负荷运转,使电动机在超载下工作,制坯机的转速降低了。这不但影响机器的安全,而且生产效率反而下降了。能不能更换功率大的电动机呢?经过计算和分析,发现机器部件的安全系数不够。此路不通,只好另找出路。
我们转向对制砖坯机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发现最薄弱的地方是制坯机,它的生产能力与其它单机的生产能力不相适应。而制坯机在整个制砖坯机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又特别重要,它直接决定着砖坯的质量和产量。这是制砖坯机的主要矛盾所在。解决这个矛盾,是当务之急。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制坯机机头在工作中对泥料前进的阻力大小,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减小阻力,机头应具有适当的形状和尺寸,特别是应具有适当的锥度和长度。怎么样的锥度和长度最适当呢?起初,我们主观地以为,减小锥度,增加长度,就能减小机头对泥料前进的阻力,就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做了一个这样的机头。可是实验的结果证明,不但没有提高生产效率,反倒降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它说明我们的认识没有能符合客观规律。“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并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摸索到了机头的锥度和长度的合理比例。锥度和长度都有个量的极限,在这个极限内,两者才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超出这个极限,量变导致质变,就会增大阻力,降低生产效率。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改进和设计了能够根据客观需要调节长度的机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机头改进了,绞刀的问题又成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薄弱环节。绞刀的主要问题是叶片太厚,减小叶片厚度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但是,减小厚度,强度就不够了。既要保证强度,又要减小厚度,这是一个矛盾。后来,我们采用了钢板绞刀代替原来的铸铁绞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绞刀的改革,挤压推进泥料的能力显著加强,可是机头又变得不适应了。我们根据绞刀的推进能力,又一次调整了机头的长度和锥度。这时,我们通过实践和反复研究,摸索出绞刀和机头的矛盾,是制坯机内部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我们就改机头,改绞刀;再改机头,再改绞刀,反复改了多次。而每改一次,效果就提高一步。
绞刀和机头的矛盾解决了,绞刀和加料辊之间的矛盾又突出了。绞刀是螺旋形,当它推进泥料时,同时向两个方向推进:一是沿轴向推进,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一是沿切向甩泥,这是不需要的,而又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阻止甩泥,原先制坯机上安装了圆形加料辊,把切向甩泥压下去。绞刀和机头改革后,不但轴向推进力大大加强,而且切向甩泥也增加了,这使原来的加料辊就变得不能适应了。这个矛盾当时很突出。后来,我们又改革了加料辊,由圆形改为板形,证明效果良好。
这样,由于我们抓着了制坯机的主要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革,使制坯机的生产效率逐年提高,台时产量由过去四千块提高到一万多块。制坯机原来是整个制砖坯机的薄弱环节,现在则变成了一个比较先进的环节。这时,矛盾的焦点转移到了切坯机。原来的人力切坯机,不仅在切砖坯的速度方面赶不上制坯机,而且切出来的砖坯质量低,甚至把好泥条切成了废品。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在于制造出自动切坯机。我们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协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设计和制造出自动切坯机。这种切坯机性能很好,切出来的砖坯达到了国家规定一等砖坯的规格,效率提高一倍多。同时,它能紧密配合制坯机生产。制坯机挤出多少泥条,它就能切出多少砖坯,从而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十几年来,在制砖生产中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制砖坯机并不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简单,“一锹土加一瓢水,没有什么矛盾”,其实,它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总体。我们要想对制砖坯机进行技术革新,首先就要揭露制砖坯机在生产中的矛盾,然后分析这些矛盾,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设法予以解决,这样就能带动整个制砖坯机的改革。如果真正掌握了它们的内部矛盾,我们的工作就主动了,既能解决已经暴露出的矛盾,也能进一步预见到某些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就可以及早地解决;至少也能做好解决矛盾的准备工作,使生产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
(二)
在改革制砖坯机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制坯机的地位和作用最为重要。它是整个制砖坯机的核心;而制坯机中的绞刀对制坯机生产能力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国外资料,制坯机绞刀转速的范围是每分钟十八到三十五转。实际上多数是在二十到二十六转之内。我们厂使用的制坯机绞刀转速原设计是每分钟二十七转,经过几次改革,现在实际使用的是每分钟四十八转,效果良好。当初要加快时,有人不同意,说:“原设计是二十七转,这有科学根据,在书本上不是明明写的是二十到二十六转吗?”我们被这个框框束缚了好几年。后来,我们学习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对制坯机的每个部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计算,这才打破框框,提高到四十八转,使制坯机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一步。
能不能把绞刀转速再提高呢?书本上计算制坯机生产能力的公式是说:绞刀转速越快,砖坯产量就越高。那么,为什么不把绞刀转速提高到五十转、六十多转,甚至近百转呢?实践告诉我们,这样做不行,不但效果不好,反而有害。我们经过仔细分析和较长时间的实验探索,找出了每台机器的比较经济合理的转速。
当我们初步掌握了制砖坯机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抓住了主要矛盾,进行技术改革后,制砖坯机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接着而来的是用土量大大增加,供土和用土之间的矛盾就尖锐起来了。这个矛盾,对制砖坯机来说,虽然属于外部矛盾,可是这时却成了继续提高制砖坯机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我厂党委发动群众,试制成了运土联动线,解决了这个矛盾,而且每条线上还节省了五个劳动力。
通过这些年来对制砖坯机的技术改革,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阶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教导我们如何在实际斗争中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我们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一定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向制砖工业新的高峰阔步迈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