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帮助农民看好电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0
第2版()
专栏:

帮助农民看好电影
新华社记者 林印
在河北省平原和山区的农村里,每天大约有五十万农民能看到电影。这是一千多个不辞劳苦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努力的结果。他们经常带着几百公斤重的放映机、发电机和影片,爬山涉水,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从这个公社走到那个公社,成年累月地忙碌着。
是不是到了一个村,放完了电影,就算任务完成得很好了?是不是放映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就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了?不。曾经有个电影放映队到农村去放映电影,映完以后,有的农民说:电影好是好,就是看不懂它的意思。
怎样帮助农民理解电影呢?
有些放映员到农民家中去访问,有的召开座谈会调查农民的需要。他们了解到老年农民和妇女有的闹不清影片的主题思想,有些农民看惯旧的戏曲,也不习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要求放慢些。经过许多次试验和研究之后,一部分和农民有密切联系并且懂得农民心理的放映员想出了这样一种办法:在电影开演之前,利用幻灯提前介绍一部电影的故事轮廓和主要人物,使农民对电影的主题思想先有个印象,知道它是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种办法一经试验,效果果然很好。各个放映队很快都学会了。
但是,过了一个阶段,这个办法又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了。因为单镜头幻灯机放映的画面很象拉洋片,变化少,换片时有黑幕,放映员的口头解说听起来也单调。这该怎么办呢?青年放映员们经过相当曲折复杂的钻研过程,他们渐渐地把幻灯机的单镜头变成了双镜头,又由双镜头变成了三镜头,以后,涞水县有个“三姐妹”电影放映队,居然创造了四镜头幻灯机,画面变活了。跃进的马能跑,国旗能迎风飘扬,人物的眼睛会滴溜溜地转,向阳花能由一个小蓓蕾逐渐开放成一朵大花。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农民看了格外高兴。
随着幻灯放映技术的改进,放映员们还学会用彩绘、木刻、粉刻、剪纸等技巧来制作幻灯片;电影口头解说词也被快板、山东快书、大实话等说唱形式所代替,另外又配上了音乐唱片。这样,农民们在看一部电影之前,只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能一边从幻灯片里看到专为介绍这部电影而编绘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要场景,一边听着专为解说电影而编出来的快板、山东快书和音乐。
有了“映前介绍”,能初步帮助农民熟悉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要使农民更深刻地理解一部电影的教育意义,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放映员们在这方面又作了很多的探索。有的放映员一边放映,一边利用人物对话的空隙,在难懂的镜头出现时,作简短的插说;有的向观众介绍影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等;有的引导观众注意导演意图;有的介绍人物的思想活动等等。这许多尝试和零星的经验,最近被昌黎县果乡放映队的放映员张子诚集中起来。他吸取了兄弟放映队许多点滴经验,又结合自己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电影“映间插说”的方法。
张子诚为二十多部影片作过“映间插说”,这些插说都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譬如他在放映《槐树庄》时,处处针对地主崔老昆父子的活动,加上必要的插说,使观众加深了对地主分子的憎恨。当银幕上出现郭大娘的大车超过富裕中农李满仓的大车这一瞬即过的镜头时,张子诚很快地插说了这一段:“……富裕中农李满仓想同合作社赛赛。看吧,就象这次赛车一样,他迟早要认输的!”这样,张子诚就把导演的意图告诉了观众。农民们说:经他这么一点,我们心里更明白啦!
河北省的农村放映员,绝大部分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农民,有的是刚毕业不久的中学生。他们要进行幻灯技术革新,要解说电影,做好“映前介绍”和“映间插说”工作,刚开始时都是有困难的。但是,这些青年放映员善于从毛主席著作中找方向找动力,找克服困难的方法。
涞水县“三姐妹”电影放映队的三个姑娘便是放下锄头改拿放映机的农村女青年。她们第一次放映时,太阳还没落山,就把机器安置好了。不料,社员群众到齐了,眼睁睁等着看电影的时候,马达却不转了。第二天她们臊得连门都不敢出,坐在屋里想:不会映电影,叫什么放映员,还不如在家锄地呢!当她们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实践论》和《愚公移山》之后,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迎着困难前进。她们不仅学会了放映,而且还把用作电影宣传的幻灯机的三镜头幻灯机改装成四个镜头,增强了艺术效果。
有一些十七八岁的小放映员,刚离校门不久,可是他们一到了电影放映队,便到处拜老师,苦练过硬本领。他们要求能做到“四过硬”,就是编写、绘画、说唱、打快板都过硬。还有些放映员为了要编写“映间插说”,帮助农民提高欣赏电影的水平,首先设法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他们阅读各种有关历史资料、剧本、小说原著、报刊杂志上的评论文章、连环画等,甚至给每部电影立档案。这些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放映员还虚心向农民学习,常年和农民生活在一起,逐渐加强了与农民群众在思想感情上的联系,他们说唱和编写的材料,也渐渐地更加受到农民的欢迎。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