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八十五里夜行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2
第4版()
专栏:

八十五里夜行军
吃过晚饭,到部队当兵的清华大学第一大队的民兵们背上马枪,挎着背包,踏上八十五里征途,从学校开赴解放军某部驻地。
“八十五里!”这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许多生长在城市的同学,过去出门就坐车,不用说八十五里,就连八里也很少走过。但是大家想起学校党委在动员大会上的号召:“要当兵,就得象个兵的样子。”纷纷表示决心,一定要打好行军第一仗。
队伍在黑夜中迅速前进着,一会儿走大路,一会儿走小路,真是:顶一天星斗,沐一路凉风,印一道道坚定的足迹,留一阵阵铿锵的歌声。
突然传来口令:“通过居民点,保持肃静!”顿时,整个队伍鸦雀无声,只有唰唰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命令:“紧紧跟上!”象小跑似的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急行军。
午夜刚过,队伍到达中点。这时,不少人脚上打起了血泡,一走一拐。有人开玩笑说,这是边走边“舞”。许多人都感到脚痛腿酸,迈步困难。
这时,大队部宣读了党委的来信,并发动全体民兵算了一笔账:“我们每个人走四十里,全大队四百七十人,加起来也不过两万里,还不如当年长征时一个老红军所走的路多!”
这一账算得“军心”大振。有个女同学个子小,别人走两步,她得赶三步,脚上早就打了泡。但她一想到老红军在敌人前堵后追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就增添了无限勇气。就这样,尽管脚下打泡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要求坐收容车,没有一个人中途掉队;相反,士气越来越高,歌声越唱越响亮。
第二天上午,队伍安全到达目的地,受到驻地部队首长和全体官兵的热烈欢迎。这时,每个人都忘记了十四小时长途跋涉的劳累,心里充满了喜悦。很多人都说:“要是光凭两条腿走路,恐怕早就躺下了;我这八十五里,是靠政治走下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