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时刻准备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2
第4版()
专栏:

时刻准备着
由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一年级同学组成的民兵三大队第四连,结束了一天的操练。熄灯后,有的同学很快睡熟了。
忽然,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声。民兵们赶忙起来,穿衣服,打背包。集合号响过十几分钟了,这个连有的人还没有打好背包。大队集合时,来得很迟。
第二天,四连民兵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睡得太死了,有的说我们打背包打得太慢了。晚上,连部召开了一次全连战士大会,正副连长和指导员向大家反复讲解了紧急集合的意义和民兵战士应有的态度。会后,大家又学习了毛主席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文章。经过讨论,民兵战士们都认识到:来部队当兵,就要象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一样,常备不懈,时刻准备奔赴战场,去消灭来犯敌人。紧急集合中行动的快慢,反映了一个战士战备观念的强弱。
从此,每天早上出操前后、午睡前后和傍晚休息时间,第四连的民兵就练习打背包。为了适应夜间行动,他们还用手帕把眼睛蒙上练习。一排陈桂元行动比较慢,他便虚心向先进同学学习,一遍又一遍地练打背包,速度从二十几分钟减少到四五分钟,可是,他还是经常练习。有人问他:“打得这样快了,还练习干啥?”他回答说:“常备不懈么!”
又一天夜间,第三大队各连的战士都已入睡,又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声。第四连的民兵战士们从梦中醒来,迅速地穿好衣服,打好背包,不到五分钟便整好了队伍,第一个赶到了大队集合地点。他们的背包不仅打得快,而且打得牢。
在三十多里的夜行军中,第四连没有一个人掉队。
(原载清华大学校刊)(附图片)
学生民兵们在布满乱石的河滩上摸、爬、滚、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