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一次严格的锻炼和考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2
第5版()
专栏:

一次严格的锻炼和考验
乔羽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过程中,诗词部分,先后共有十一位同志参加工作。计写出朗诵词一套,歌词三十多首,并对《东方红》所采用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某些歌词作了必要的整理。诗词组全体同志都表现了充沛的政治热情,发挥了顽强的革命精神,亲密团结,互相学习,“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夜以继日地为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而努力。通过这一段工作,无论政治上、艺术上,每个同志都感到经受了一次严格的锻炼和考验,政治上有明显的进步,艺术上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认真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彻底革命化,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创作中的各种问题。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成功,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真理。我们担负的是文字工作部分,仅能从朗诵词和歌词的写作中,谈几点体会。
第一,结合具体写作任务,认真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高瞻远瞩,激发起更高的革命热情,创作出内容正确、语言新鲜、感情充沛的作品。
参加诗词组工作的同志们,情况各有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政治修养和写作水平。工作开始时,领导上交代任务也很明确,要求做到“内容正确,语言新鲜,感情充沛”。关于朗诵词,因为牵涉到许多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必须准确地叙述史实,才能通过这些事件表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因此,领导上指出,朗诵词的写作应该以毛主席的著作为依据,尽可能选用毛主席的语录。我们便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开始工作的。由于感到需要新写的歌词不多,对朗诵词所要达到的政治上的准确性、艺术上的概括性,也认识不足,虽然满怀热情,有决心把歌词和朗诵词写好,但是对工作的艰巨性却没有足够的估计。我们过去都学过毛主席著作,一旦动手写作起来,便感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第一批歌词和朗诵词的草稿写出之后,领导上和我们自己都很明确地感觉到,已经写出来的东西,和《东方红》所要求达到的水平,有很大的距离。艺术上仿佛还说得过去,但政治高度和思想深度都不够。但是怎样才能写得好些?我们遇到困难了。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识到,这当然表明了我们的艺术表现能力不过硬,最根本的原因却是由于我们政治上不过硬。怎么办?同志们的回答是:重新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从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仔细地查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有关篇章,精读全文;针对每一段朗诵词的具体内容,对一些章节作了摘录,反复阅读;把阐述某一问题的不同文章,对照,比较,务求正确领会文章的精神。心里有了底,便觉得理直气壮;理直气壮了,用字遣词才能感情充沛,新鲜活泼。我们便是这样一步步跨越难关的。通过反复的修改过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对毛泽东思想有一分领会,在艺术创作上便能增长一分本领;有十分领会,便会有十分本领。我们也体会到,必须经过长期地、不间断地学习,通过反复的实践,才有可能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这次朗诵词和歌词的水平还不够高,还很不理想,说明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还很不够。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这次使我们比较深切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后便能知所努力了。
第二,我们得到了“三结合”(党的领导、专业工作者和群众相结合)的好处。
《东方红》的歌词,特别是朗诵词,是经过了多次反复修改才定稿的。在修改、加工、定稿的过程中,许多领导同志提出明确要求,给予具体帮助,使我们感到美不胜收。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思想水平,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是我们能够完成创作任务的最有力的保证。
例如遵义会议一段,在《东方红》的最初设计中,本来没有这个情节,领导上明确指出,遵义会议是党史的重要关键,是毛泽东思想胜利发展的重大事件,关系革命事业的成败,影响整个历史进程,在《东方红》中必须得到有力的表现。表现这个事件,一时确实不易谱出好的歌,编出好的舞来,但是我们和作曲、编舞的同志们有一个共同的决心:只要政治上需要的,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使它得到艺术表现。经过各种设计,各种试验,歌谱出来了,舞编出来了,布景画出来了,我们的朗诵词也写出来了。原来认为无法做到的事情,由于听了党的话,打开了眼界,破除了迷信,办法也就找到了。尽管目前艺术表现还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这样做,终究会达到完美的。又如南泥湾一段,《东方红》中原来就有这个情节,我们却没有想到这里应该写一段朗诵词。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事件是观众都很熟悉的,而且有一首广为流传的、现成的好歌,舞编得也好,无需再写朗诵词了。领导上指出,这里最能表现毛主席关于依靠自力更生,克服一切困难,坚持长期革命斗争的思想;发扬这一思想,不仅使历史生色,而且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加写一段朗诵词,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事件的政治意义。通过补写这段朗诵词,使我们更深一步认识到,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作品的思想深度有多么密切的关系。再如秋收起义的前后两段朗诵词,倒是早就写出来了的;但是我们的原稿没有鲜明突出地提出关于建立人民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用乡村包围城市的内容。领导指出后,我们改写了这两段朗诵词。至于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必须在《东方红》中得到充分表现,而用歌舞形式表现这个重要的政治内容,也是缺乏经验的。经过领导同志的启发和帮助,除了歌舞部分加以适当处理外,我们也在《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之后,补写了一段关于国共合作的朗诵词,在《抗日的烽火》一场的朗诵词中,增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有关朗诵词的种种修改补充,增删润饰,有些并动不了几个字,有些也不算难写,但在改与不改之间、写与不写之间,却说明了许多重要的问题。
许多段落的增删,许多字句的润饰,除了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这里还包括一个群众观点的问题。原来我们只注意了朗诵词的文风,想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易懂,不用生僻的词汇,不取华丽的词藻,以为这样便可以做到文字部分的群众化了。后来,领导上反复强调指出,整个《东方红》必须让观众完全看懂,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政治效果和艺术效果。许多段朗诵词便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增添的。根据《东方红》演出后的观众反映,领导上的这一要求是达到了的。许多不太熟悉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社会情况的国际朋友,都说他们完全看得懂,而且深受感动。这固然是参加《东方红》创作工作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从诗词组工作的角度上,我们又明确地感觉到,领导上的这一指示,在使《东方红》群众化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是促使革命艺术达到群众化的关键;没有群众观点,只有艺术家的孤芳自赏,是无法做到群众化的。
党的领导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听党的话,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是艺术工作者进行自我改造的关键;一切从革命的利益出发,凡是政治上需要的,就一定使之得到完美的艺术表现,这又是艺术工作者锻炼自己、考验自己的重要实践。把这一切完善地组织在一起的,就是“三结合”。因此,我们体会到,“三结合”不仅仅是组织创作的方式方法问题,这里表现了无产阶级艺术和资产阶级艺术根本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党的领导,集中群众智慧,生动活泼地领受教益的。
第三,彻底克服个人主义的名利观点,清除把艺术创作当作个人事业的观点,老老实实地做一颗革命事业的螺丝钉,是艺术工作者革命化的起点。
应该说,参加诗词组工作的全体同志,都表现了旺盛的革命精神。每个同志初来时都怀着一种光荣感,感到参加《东方红》的创作,是党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对《东方红》创作的政治意义和它将要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也逐步深入。同时,这个三千多人的大集体,由于开展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解放军,大抓“四个第一”的运动,创造了一种极其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出现了一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化的气氛。我们生活在这种气氛中,觉得心情舒畅,浑身是劲,革命正气得到了发扬。
整个《东方红》是一个大集体创作。我们所担负的诗词部分,虽然演出说明书上署上了个人的名字,基本上也是集体创作。每一段朗诵词,甚至许多首歌词,都是大家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确定主题,选择表现方法,充分进行酝酿,由一个人执笔,或者几个人斟酌商定,写出初稿,然后个别谈,大家谈,反复进行讨论,反复进行修改。在讨论过程中,一般都没有个人顾虑,不计较个人得失。修改别人的稿子的时候,如果自己能想出一个好字,一个好句,真是极大的愉快。自己写出的稿子在讨论中被否定了,也没有产生过怨尤。因为这时每个人都把创作看作是革命任务,是在进行革命斗争,只怕完成得不好,误了革命大事;谁也不把写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时为了修改某一首歌词,不论是谁写的,几个人凑在一起,推推敲敲,通宵不眠。有时被一个字憋住了,苦思苦想几个小时,所有找到的字,都不中意,眼看着晨光透过窗帘,只好暂作休息,准备重新再来。如果这个字忽然被谁找到了,大家简直高兴得要跳起来,要给他记下一功。有的同志病倒了,他的未完成的稿子,马上会有人拿过来,接着写下去。这种情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革命战场上的士兵,一个战士负伤了,另一个战士接过他的枪又冲上前去。有一位比较年轻的同志,除了自己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还主动地把全组的杂务事都承担下来,大家表扬他的这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他说:“能让你们把最宝贵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我最高兴了。”
凡此种种,使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夙不相识,年龄和经历都不相同的十一个人,结成了一个革命集体,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我们都觉得,在参加《东方红》创作的三千多人中形成的这种作风、这种风格,是文艺工作者革命化的标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虽然还只是一个起点,但是我们都有决心,不断革命,听党的话,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