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太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3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太阳
西藏日报记者 刘汉君 马宁轩
正当朗如村的人们饱闻麦香、叙说着丰收佳话的时候,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十月五日,各族人民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接见了西藏青年学习参观团,朗如村的旦增,代表全村群众,代表西藏百万翻身农奴,见到了毛主席!
朗如村沸腾起来了。
座落在嘎巴山下的朗如村,是拉萨河谷平原上的一个普通农村,只有四十九户,二百多人,从一九六○年以来,已有两个代表去北京见过毛主席;朗如村的群众怎能不以此引为幸福和自豪呢!
毛主席,藏族人民心中的太阳!因为有了毛主席,百万农奴才能挣脱锁链,扭转乾坤;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设幸福美满的新生活……。百万翻身农奴怎能不以深挚的感情热爱毛主席!怎能不用良好的祝愿歌颂毛主席!他们白日盼,夜晚想,谁不想亲眼看一看毛主席!
朗如村的人们多么急于知道旦增见到毛主席时的详细情况啊!正巧,旦增从北京寄回一封信,他在上面用心写了五个字:“毛主席万岁!”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朗如村群众和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共同心声!
“毛主席万岁!”索朗次仁看着儿子从北京寄回的这几个字,激动得说不出话,他噙满热泪的眼睛,久久地凝望着墙上挂着的毛主席像。这张毛主席的像片,是十年前一个解放军战士送给他的。一九五四年冬季,他赶着毛驴为领主去支差,来到了康藏公路筑路工地上,又冷又饿,坐在山脚下疲惫地喘息着。一个解放军战士见他揉糌粑的“唐古”已经空瘪,便给他端来一碗白米饭。他又感激,又惶恐,茫然地问那个战士:“你们真是菩萨心肠!?”那个战士拿来一本画册,指着上面的毛主席像说:“我们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索朗次仁嗫嚅地要求道:“把毛主席的这张像片送给我吧!”回家后,他把这张像片用玻璃镶起来,挂在屋内最明亮的地方。从那时起,他常常一个人站到毛主席像前,向毛主席低叙着心里话。
还在一九六○年十一月,民主改革时期的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土登,从北京观礼回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跑到村外来迎接他。乡亲们把土登围住,争着和他握手。他们要从土登手里接过毛主席给藏族人民的幸福和温暖。
土登把在内地参观时的感受详细地汇报给乡亲们。他对大家说:“内地人民公社化了,我们西藏人民将来也要走这条路。党号召我们组织起来!这就是毛主席对我们说的话啊!”听了土登介绍的内地情况,乡亲们看到了藏族人民瑰丽美好的前程,感到更有奔头、更有信心了。当时朗如村的互助组才刚刚办起,旦增想:站着不动,门槛也跨不过,迈开脚步,就能攀登上高峰。他和土登在互助组里首先提出把临时互助组办成常年组。一九六○年冬季,朗如村群众在共产党员强巴和共青团员土登、旦增等带领下,开展了兴修水利的生产运动。
由于听了党和毛主席的话,朗如村凡能参加互助组的人,都参加了互助组,并有三个常年组,粮食产量比民主改革初期翻了一番。
毛主席给藏族人民带来了幸福。那些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不能团聚的奴隶,现在已过上了幸福生活。朗如村的贫苦农奴次居,过去妻子、儿女分属几个领主,亲人各居一方。现在,次居的一家人欢聚一堂,愉快地劳动着。他说:“农奴主象狂风,奴隶象浮云,狂风把浮云刮散,漂浮到天涯海角。党和毛主席是春天的太阳,使雕谢的鲜花重新开放。”次居说出了全村人的心里话。
今年八月,旦增受乡亲们的委托动身去北京参加建国十五周年盛典观礼。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全村的人都来送行,让旦增把几十条洁白的哈达献给毛主席,让旦增把热情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带给毛主席。阿爸索朗次仁却严肃地叮咛旦增:“给毛主席捎句话:请他老人家放心,我们一定按照他老人家的话办事!”
这不仅是阿爸对儿子的叮咛,也是朗如村全体群众和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对旦增的叮咛。毛主席啊,请您放心吧!西藏百万翻身农奴一定听您的话,稳坐人民的江山,掌住印把子,把祖国的西藏建设成幸福美满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