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高标准 严要求 不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3
第5版()
专栏:

高标准 严要求 不断前进
解放军某连炊事班 方国荣
我们连的食堂每年都是五好食堂,领导和同志们对炊事班的工作,一般地说还是满意的。领导机关还经常表扬我们,说我们是“饭热菜香,食堂清爽,经济民主,节约有方”。可是,一九六二年给了我们炊事班一次最实际的考验。有一次,连首长突然通知我们炊事班拉到野外一条山沟里去做饭,说是要锻炼锻炼我们炊事班在野外条件下的炊事本领。结果两个多钟头还没挖出锅灶来,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大的,锅能掉进去;小的,锅放不下去。费好大事,灶挖好了,又下起雨来了,柴湿了生不着火,把点灯用的两斤多煤油都用上了,火还是没生着。烧出来的饭正象战士编的顺口溜那样:“炊事班,不简单,一锅能做‘三样饭’,下面糊,上面烂,中间还夹‘穿甲弹’。”事实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枪没响就吃生饭,打起仗来怎么行呢?”
这件事也引起了领导上的重视。这年年底部队转入冬季野营训练,党支部作了一个决议,要求炊事班练好实战需要的硬功夫,做到部队打到哪里,炊事班要及时地把饭送到哪里,硬是要我们到野外去做饭。开始,我们班里有的同志对此认识不足,说:“打起仗来,伙房总是在后面,到哪儿找个地方做饭不行?”有的说:“我们这么一个大国,真打起仗来还怕没有面包、罐头供应?”因为自觉性不太高,在野外搞了一个星期收获不大。
指导员知道了以后,把我们炊事班的党员、团小组长等骨干召集去,对我们说:“做不好饭,练不好打仗本领,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你们思想没练好,现在,第一步要先解决思想问题。”当时,我们就暂时停止到野外去做饭,把指导员指定的毛主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篇文章,学习了十几个钟头。毛主席说:“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对照毛主席这些话,检查一下我们的思想,越想越觉得我们的想法不对头。炊事员王增兴说:“我开始想,当前是东风压倒西风,形势大好,仗是打不起来的。这是对帝国主义的豺狼本性认识不清。”大家在学习中又联想到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一些侵略活动和蒋介石准备窜犯大陆的事实,觉得毛主席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蒋介石就剩那么几个残兵败将,还想来窜犯大陆,可见敌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这使我们认识到,一周的训练成绩不大,主要是我们思想上缺少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敌情,因此,练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最后大家说,我们过去两年,虽然是五好食堂,但是,它仅仅是在营房里用“自来水、自来电、自来风”的优裕条件下的“和平食堂”,这样的食堂打起仗来是过不了硬的。我们是战斗连队,要随时准备打仗,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拉得出、做得好、送得上”的硬本领是不行的。我们应当从难从严地要求自己,不要说打起仗来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面包、罐头供应,就是有,我们也应当以我为主,有备无患。接着,领导上又围绕着我们的认识问题,讲解了许多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炊事班的战斗故事。为什么练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重整旗鼓,决心把我们炊事班练成过得硬的“火线饭店”。
认识问题解决了,野外做饭的自觉性也就提高了。我们认真地研究了“散烟灶”的挖法:根据锅的大小,用锨柄量出了尺寸,使锅灶挖得准确合适。研究选择地形,掌握做饭的火候,坚持天天练。部队到野外训练,我们跟着部队把伙房带到野外去,就地做饭就地吃。有时连队在家里学习,我们就采取野外做饭家里吃的办法;硬是不在屋里做饭。不到半个月,野外做饭这一套技术,全班都学会了。十分钟就可以挖一个锅灶,一百米外不见烟,饭也不生不糊了,一个小时以内保证全连吃上饭。迈出了这一步,我们心里很高兴。
有一天,团后勤处张处长来检查我们野外做饭的情况。他尝了我们做的饭菜,表示很满意。可是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拿起一捆干柴到池塘里浸了一下,要我们用它生火烧水。开始有的同志觉得奇怪:“为什么干柴要故意浸湿了烧?”张处长见我们有疑问,就问我们:“下雨天打不打仗?”“打啊!”“下雨天打仗部队要不要吃饭?”“要吃啊!”“下雨天干柴禾湿了,你们不会烧,做不出饭来,战士吃什么?”这一军将得好。我们明白了张处长的意思,就开始生火了。我们班的烧火能手是王增兴,他生了半天,用干草引着了,却烧不起来,叫烟熏得两眼直流泪。
怎么办?同志们说还是老规矩:先练思想,先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全班用两天的时间,集体学习了《愚公移山》,以愚公的精神和毅力,对照检查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最后大家又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毛主席说:“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大家体会到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开始不知道怎么样去干,困难重重;下决心干起来以后,就会从干的当中摸索出许多应该怎样去干的办法来。也就是说,经验、办法是从实践中来的。这样,大家就进一步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认识提高了,我们马上干起来。首先解决烧湿草、湿柴的问题。大家边实践,边体会,天天试验,人人试验,从挖灶、生火到烧火,一个一个地摸索。做饭时我们硬是把干草、干柴洒上水再烧,终于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灶膛大,吊火高,勤添柴草,勤拨弄”的烧湿草、湿柴的经验。
做到这样是不是就算过硬了?开始有的同志觉得有了这一套已经不错了。这时连长又给我们提出要练夜间无照明情况下做饭的本领。这一提,使我们觉察到我们的思想要求,还不是从难从严的,还不是高标准的。夜间无照明做饭,比白天困难得多。第一次试验就碰了钉子。一个半小时挖不出灶坑来,东西放下就摸不着了。等生着火,火光照亮了半个山头。这时,连长来到我们作业点。他说:“你们这样干不行啊,夜间做饭最重要的是要不露光,象这样,不但完不成任务,还会带来伤亡。”第二天我们针对这些困难,又学了《论持久战》中关于战争的目的一节。毛主席告诉我们,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大家觉得我们在完成夜间做饭任务这一段,最重要的是要很好地隐蔽火光,不暴露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我们就决心去实践,从实践中克服这些困难。我们把烧火的地方挖成一个单人掩体形的大深坑,散烟道多挖几条,长一些,使火不露出来。在烧火坑的上边用雨衣搭个小棚,一个人蹲在坑里烧火,把锅安下去以后,又在锅的周围培上土,搞得严严的,这样烧起火来,外面就可以不露一点光亮。夜间挖锅灶看不见,我们就白天把锅灶的大小量好,在铁锨柄上刻上记号,夜间挖灶时,铁锨放倒一量,四周先挖四锨,锅口大小不用试,一气可以挖成。
为了熟练切菜技术,就专门在夜间闭灯练切菜,天不亮起来做饭,也不点灯,硬是摸黑干。对于下米用水多少,放盐用油的数量,我们就用碗或小勺子量。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终于摸到并掌握了一套夜间做饭“切菜靠手法,炒菜靠嗅觉,开锅听声响,水米用碗量”的办法。为了锻炼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做好饭,司务长和连首长经常在我们馒头(大米)刚下锅不久,出些“此地暴露,迅速转移”或“部队前进,快速跟上”的情况,叫我们处理。俗话说:“蒸馍不断火,断火不蒸馍”,馒头不熟就转移,这不要夹生吗?但是这一手,在实战情况下是会遇到的,非练不可。经过研究,我们采取明确分工的办法,接到命令后,先派出两个人到新的地点迅速挖灶,准备生火;后边的同志收拾东西,把锅用麻袋或棉被、笼布盖严,只要保温好,转移三、五里地立即生火再烧,一样可以保证不夹生。
“火线送饭”是炊事班实现战时送得上的最后一关。光能做好饭而送不上阵地,战士们吃不上饭,那饭菜做得再出色也是白搭。领导上一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就认真做了研究。开始,我们把饭菜做好了,用筐子和桶挑着去送。走到半路上,司务长出情况说“敌人封锁公路”,但我们挑着东西跑不快,目标又大,爬山也困难。后来我们就研究改革送饭工具,把圆筐子改成扁一些的筐子,可以背饭,并且做了一个盖子盖上,扎严了,人在地上滚爬也撒不出来。为了更好地练习送饭,我们就分两组,轮流做,轮流送,战士在哪里训练,我们就把饭送到哪里。每次送饭都有战术背景,回来还结合练习抢救伤员的动作。
毛主席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指示说:“在革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物,还有许多困难。……我们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这些教导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因此,在陆地上送饭问题解决了之后,我们又想:江南是个水网地区,江河这样多,部队在练水上硬功,我们如果不会水,将来打起仗来,战士们从水上过去了,我们炊事班不能不跟上去啊!因此,今年夏天连队搞游泳训练时,虽然开始没有对我们炊事人员提出要求,我们也主动向副连长提出要求参加水上训练。为了不影响日常做饭,便分成两个组,一组坚持工作,一组随全连去游泳。原来全班只有两个人会点水。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秤砣”。炊事员柳生培,头两天练的时候,喝了不少水,恶心呕吐,浑身痠痛。特别是练武装泅渡,开头没经验,把锅背在身上,一到水里,连人带锅就沉下去了,困难的确不少。有的同志说:“这样练能行吗?每人身上压上十几斤家伙怎么游得过去?”我们就一面训练,一面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再学《愚公移山》、《关于重庆谈判》,学习毛主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毛主席说,“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这些教导,大大地鼓舞了我们坚持练下去的勇气。经过苦练摸索,我们终于研究出了可行的办法:把全连做一顿饭的粮油盐酱等都装在两口大锅里,锅盖沿用雨衣扎紧,使水灌不进去,利用锅的浮力,推着在水里游。经过四十个小时训练,炊事班终于能全部带上野战炊具、食品,和连队一起泅过了两千七百米宽的湖面,做到了连队走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
毛主席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一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经得住困难、艰苦、失败的考验,也经得住顺利和荣誉的考验,永远读毛主席的书,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努力争取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将革命进行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