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学习战士演出队的革命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3
第6版()
专栏:

学习战士演出队的革命精神
北京新华印刷厂工人 史乃文 林森 李文鸣
武汉部队战士业余演出队演出的《攀高峰》、《一只鞋》、《该谁换岗》、《刺刀颂》等十多个节目,都较好地体现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林彪元帅所提出的“四个第一”的精神。这些节目短小精悍,战斗性强,思想性强,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全部表演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
《攀高峰》这个节目,说的是一个小战士掉队了,在宣传队的宣传鼓动下,他懂得训练是为了练好本领,打击敌人。因为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尚在美帝的霸占和蒋匪的盘踞下,广大劳动人民还在受苦受难,无产阶级革命的责任感促使他忘记了疲劳,终于攀上高峰继续前进。这个节目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使他忘记自己的一切,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这个节目,情节虽不曲折,但它深刻地反映了我们人民军队的优良的革命传统。同时也对我们各行各业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作好自己的一切工作?有没有牢记了阶级苦,阶级仇?从这个节目里,充分地说明了,做任何事,只要有阶级仇恨的思想,就会攀上高峰,就会做好自己的一切工作。
快板剧《一只鞋》的风格非常别致,是我们文艺节目里很少见的。一共只有三个人,表演时间很短,可吸引力很大,教育意义很深。这个节目表现几个战士练习捉俘虏。一个战士在训练中没有实战观念,思想松懈,鞋带没有扎紧,未能很好完成训练任务。经班长的帮助,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受到了教训。这个节目,深刻地体现了我们革命军队在和平时期,对军事训练的要求是一丝不苟的,反对任何麻痹大意思想。
思想放松,在各种工作中,随时随地也会遇到。一个战士思想松懈要不得。作为一个工人也是这样,虽然不是在前线,但我们国内还是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一定要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否则就会被敌人钻空子,受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
《该谁换岗》这个节目,表现了官兵之间的亲如兄弟的关系。这是从一滴水看大海,反映了我人民军队高尚的思想作风。《刺刀颂》通过刺刀颂扬了我们党的革命历史,说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拿起武器继续战斗。
以上这些节目,给我们在工厂搞业余文化活动的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一定要根据业余特点开展活动,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们工矿企业业余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应该怎样抓住群众生活中的活思想,及时提出问题和反映问题,通过文艺形式进行活的思想教育,加强战斗性。过去我们在开展业余文艺活动中,创作不能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生产任务,抓不到主要思想矛盾,所以一般化,没有战斗性。今后应该很好地学习解放军业余文艺创作的特点,抓活思想,更好地为政治为生产服务。
我们感到,战士业余演出队最大的特点是:他们既是五好战士、技术能手,在业余文艺活动方面又是尖兵。这充分地证明了只有生产好、思想先进,才能创作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革命文艺,才能如实地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革命英雄真实地反映出来。没有革命化的思想,就创作不出英雄的形象。过去我们有些文艺积极分子认为搞业余活动,一定会影响生产精力。这次战士的演出,说明了战士们不仅在战斗训练中是五好,在业余活动中也是过得硬,两者是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矛盾的。只有工作上五好,文艺活动中才能成为尖兵,通过文艺活动又促进了工作好。
我们感到的另一个特点,是从这些节目里看到了战士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们的敌情观念强,但对同志却象春天一样温暖。战士们不但在战斗训练中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而且在业余文艺活动中也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成为一个宣传和贯彻毛泽东思想的好战士。他们抓活思想抓得好,反映的都是部队里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活思想,内容广,丰富多彩。演出形式短小精悍,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钱。没有幕布,道具简单,在哪里都能演出,不受条件限制,能充分发挥宣传作用。这对我们今后开展业余文艺方面有很大的启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