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解剖“溜槽”,更要解剖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4
第1版()
专栏:

解剖“溜槽”,更要解剖思想
由于一个小小的溜槽设计不合理,每年有一万五千吨块煤被摔成碎末,只得削价处理,一年损失十五万多元。如果这个矿使用一百年,总共要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元。这个矿的基本建设总投资是一千五百万元,在这个小溜槽上就等于把这个矿摔碎了……
正确的设计要从实际中来,要从群众中来,这些道理许多设计工作者在口头上都是承认的,赞成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做不到呢?这里的根本问题又在哪里呢?
下面,我来谈谈最近我们遇到的一件事。这件事,也许可以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
煤矿地面生产系统中有一种小设备,叫做溜槽。它是用四块钢板焊成的方筒子,是煤炭运输、破碎、筛分、装车工艺流程中的联接设备。从表面上看,它是最简单不过的东西。过去,所谓有点经验的设计人员,都不屑于设计溜槽,认为设计溜槽是“跑龙套”。年轻的新手画这种方筒子的时候,也觉得“小小溜槽,何足挂齿”,认为以大学五年的专业知识来干这一行,未免“屈材”。而实际上,目前在煤矿设备里最经常、最普遍发生问题的正是溜槽。诸如声响太大,造成偏载,煤流堵塞,煤块破碎,不易检修等等,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害。但是,这个问题过去却很少有人去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求得比较彻底的解决。正象有人说的:就是在这上边钻研出点名堂来,又有什么了不起。别人叫我“溜槽专家”,不等于讽刺我么?结果这个问题就长期没有很好解决。
最近,我们院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到现场“解剖”了一对矿井的设计,才发觉溜槽上的问题,远比平日设想的严重得多。例如,我们发现有一个很小的筛下溜槽,因为设计的落差较大,每年就有一万五千吨块煤在这里摔成碎末。这样,每吨煤只得削价十元三角出售,一年就损失十五万四千五百元。如果这个矿的使用年限是一百年,总共就得损失一千五百四十五万元。这个矿的基本建设总投资是一千五百万元,在这个小溜槽上就等于摔碎了一对矿井。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还大大影响了工业企业对煤的质量和品种的要求。
这笔账一算,使不少同志感到震动。有的说:“自己身为革命干部,对工作却挑肥拣瘦,不合口味的就马虎应付,结果每年给国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有些人过去认为设计个小小的溜槽哪有什么方针政策,今天在事实面前,才知道这里同样离不开方针政策,离不开总路线,——是按多快好省的方针来设计溜槽呢?还是用少慢差费的方针来设计溜槽?由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作祟,过去我们实际上是采用了后一种方针。这次我们对溜槽的“解剖”,实际上也是对我们设计人员一次思想上的“解剖”,它使我们看到了个人主义思想的危害。事后有的同志就表示:“今后我要干一辈子溜槽设计,我一生中切实解决了溜槽中的问题,也就是对祖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这件事深刻地告诉我们,过去我们所以不能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设计,主要并不是我们能力差,也不是其它客观上的困难,根本问题是没有巩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要作出正确的设计,根本之道,只能从改造我们的思想入手。
北京煤矿设计研究院 韩笑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