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不能关门办教育——访问贫农下中农得到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4
第5版()
专栏:

不能关门办教育
——访问贫农下中农得到的启示
北京市教育局、平谷县文教局调查研究组
今年十月,我们走出机关门,来到平谷县韩庄公社胡庄大队蹲点,进行调查研究,和当地大队党、团支部的干部、小学的老师一道,认真听取了贫下中农对农村小学的意见和要求,并协助大队进行了改进农村小学的试点。在这次“下乡办教育”中,使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教育和启示。
按贫农下中农意见办事
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不能关门办教育。要办好农村小学,必须要认真地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紧密地依靠他们,按照他们的意见、要求和愿望来办教育。
在访问中,贫下中农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鲜明的问题:“农村小学门向谁开?还不就是为咱们贫下中农要在文化上彻底翻身吗!”贫下中农又说:“农村小学办得好不好,头一条就要看贫下中农子女能不能入学,学得怎么样。”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它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和坚定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方向。经过调查研究,使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过去我们的农村小学,在办学形式、劳动和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态度以及领导问题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完全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阶级路线的地方,甚至有违背了党的方针、路线的地方。过去,由于我们认真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不够,因而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也就没有能够很好地吃透,在办学和教学思想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教育思想的严重斗争。
首先在办学形式上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框框”的束缚。长期以来,只有全日制一种形式,这种办学形式单一化,实际上就限制了一部分贫下中农子女入学。对于这种情况,过去我们有的同志往往不是从办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来考虑,反而认为是贫下中农对子女学习文化重视不够。可是贫下中农提得好:“咱们怎么不知道孩子学文化重要呢!咱们孩子要干点活,就上不了学。”生产大队办起了耕读小学,学生冬天学全天,忙时学半天,能劳动,能念书,贫下中农就很欢迎,纷纷送子女入学。而过去我们有的同志偏偏看不起它,觉得“那样办,学校就不象个样子”。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也是不深。经过访问和调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究竟农村办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正规”,贫下中农欢迎不欢迎才是最重要的标志。这也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要以彻底革命的精神,打破旧的办学“框框”,使农村小学有多种形式,更好地满足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要求。
首先要考虑有利生产
对于劳动和学习时间的安排,贫下中农要求必须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首先是要考虑到有利于生产。这几年农村小学在面向农村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如放麦、秋农忙假,高年级增加农业常识等。但是,在所谓“正规化”和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影响下,有的学校还总是千方百计地拉长学习时间,缩短劳动时间,因此虽然农忙时放假劳动,但时间短,有时放假也不很适时。贫下中农说:过去我们有意见,也不管用,学校作不了主,教育部门也不了解情况。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方面过去规定比较死,什么时候放假,假期多长,都是由县教育部门统一规定的,学校不能在“大统一下有灵活”。由于各个生产大队的生产情况不同,结果就出现了有的大队麦收快完了,学校才放假的现象。或是到大忙时,学校不放假,或是大忙未过就开学,贫下中农只好给孩子请假,有的还因此就不念了。本来群众是不欢迎农村小学放暑假的。因为这时农活不忙,孩子回去玩水,家长也不放心。前两年已经根据贫下中农的意见不放了,很受欢迎。但是,我们有的同志,总是从学校和教师的方便考虑,不从生产和实际考虑,又回到老“框框”,群众很不满意。
农村的学校要是脱离农业生产和脱离农村实际,贫下中农就不会欢迎的。贫下中农是农村集体生产的台柱子,他们重视孩子念书,但是有一条,就是不能让生产受影响。他们说:“我们的孩子念了书,有了文化,也不能脱离生产劳动。”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既能劳动又能念书。而有些人在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总是想按照“培养脱离劳动的人”的老路子走。这当然是走不通的。
农村小学劳动和学习的时间怎样安排好,胡庄大队的贫下中农给我们算了细账。听了贫下中农的意见之后,这里的劳动和学习时间就作了较好的安排。农忙假除延长了麦、秋二假外,还准备放春播假,并留有一周左右的农忙机动假,群众很满意。这样,过去有些不能上学的贫下中农子女,也能够来上学了。从这里也使我们得到启示,农村的小学总是要根据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劳动的原则,切实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把学校办成既能劳动、又能学习的学校。这样既有利于生产,减轻家庭负担,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革命后代。
在学习内容上,贫下中农要求学习能“顶事”,这也是很实在的。现在农村小学所用的教材还和城市小学一样,这就不能很好地符合农村需要,迫切需要编写出一套适合农村的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也还有形式主义,不求实效。如农村小学本来用小石板让孩子写字、做算术,既节约又可多练,而我们有些学校,偏偏要求用一律的本子,有的还只写一面,既不经济,效果反而不如用小石板好。在这些方面,“框框”也还不少,需要进一步冲破它。严重的问题,是有些干部和教师,对贫下中农子女学习的困难认识不足,缺乏热情关怀和阶级感情。
另外,对农村小学的学杂费规定和减免,也要考虑有利于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
把学校交给群众来管
过去农村小学只是教育部门“关门办学”,和群众的关系很不密切,故很多做法脱离农村实际,不符合贫下中农的要求,我们在胡庄大队认真听了贫下中农的意见,他们很关心学校,热情提意见,出主意,他们说:“学校要是可以交给咱们管,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得好。”现在这个大队已成立了文教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日制小学和耕读小学。大队管生产,也管教育,办教育的人管教育,也关心生产了。这样,在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监督下,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勤俭办学的方针,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要使我们的农村小学真正办成为贫下中农自己的学校,我们的老师真正成为贫下中农自己的老师,关键就在于教育干部和教师思想的革命化。只有思想革命化了,才能更好地带动学校革命化和教育革命化。这就要求我们更进一步学习好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习好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投身到农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中去锻炼自己,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更好地兴无灭资,改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有真正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有和贫下中农同样的阶级感情,才能把农村小学教育办得更好。
我们这次下乡,还只是革命化的一个新的起点,今后还需要作更大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