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一代新人的成长——访天津市三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4
第5版()
专栏:

一代新人的成长
——访天津市三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本报记者 崔筱桐 李正杰
在天津感光胶片厂、天津电子仪器厂和天津制药厂里,我们见到许多朝气勃勃的年青人。其中许多人是从厂办的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这里的人一般都称他们为学工。这些学工绝大多数是生产技术工人,也有少数是助理技术员、半工半读学校的教师和科室工作人员。据统计,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四年,从半工半读学校毕业后留厂工作的学工,感光胶片厂占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七,电子仪器厂占百分之四十八,制药厂占百分之十六。这些学工是生产中的一支生力军,许多人已经成为车间、工段、小组中的骨干。
新型的劳动者
感光胶片厂的裁切小组共有五名工人,其中四人是学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一令一令的纸,裁切成各种不同规格的感光材料包装纸。我们问这些学工:“你们做这个工作安心吗?”他们回答说:“我们厂的每项工作,都是为了生产感光材料。如果没有我们裁切纸,感光材料就没法包装,产品也出不去。”他们把自己的工作与整体的生产密切联结在一起,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因此,他们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还利用空隙自动给仓库洗工作服,拆洗值班室的被子,帮助锅炉房运煤等。他们的劳动,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在今年第一季度,他们被评为全厂两个先进生产小组中的一个。
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的学工,不论他们是搞研究工作,还是搞工艺设计,仍然不脱离生产劳动。这几个工厂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学工,他们做完了一项研究工作,就随着新的任务下到车间,与工人一起贯彻执行。从半工半读学校毕业后作了教师的,也做到了半工半教,有课就去上课,没课就下车间劳动。
这三所半工半读技术学校都设在工厂里。在这里,学工不仅学到书本知识,而且参加了厂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们与工人同生产,也参加一部分科学研究工作。在这种学校里,学生知识的增长与向劳动化方向的迈进是同时进行的。
这里只说天津制药厂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王汝才的事情。王汝才刚考入半工半读学校的时候,心情很不舒畅。他原来以为制药厂都是穿白大褂的,干的是干净活。可是,他参加劳动的二车间缩醛小组,既不穿白大褂,干的活也很累很脏。最初,他劳动不起劲,碰上脏活,就躲躲闪闪。车间工段长、老工人李绍伯曾经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党和国家给你们创造了学知识、学本领的条件,千万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在交谈中,李绍伯还讲了他在旧社会的遭遇。王汝才听了,虽然也有所感动,但体会不深。直到工厂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通过参观厂里举办的新旧社会对比展览会,听了许多工人的忆苦等,他才对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斗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阶级感情起了剧烈的变化,因而他学习就有了动力,劳动的干劲也大了,并且对车间的生产管理、设备改进、操作技术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王汝才在半工半读学校和工人的集体培养教育下,在学习期间,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五好学生,并且被评为天津市一九六三年度的五好职工。
学做结合 手脑并用
学工的另一个特点是能活学活用,善于将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天津制药厂二车间SB1 小组,过去成品收得率一直比较低。学工孙永泰到了这个小组工作以后,在工程师、技术员的指导下,看了一些原始记录,总结了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然后联系在学校所学的“环化”时间短,就能提高产品收得率的原理,提出了快速投料、多给高压蒸汽的办法,缩短“环化”时间。车间领导根据他的建议,进行了试验,证明确实能增加收得率,就在生产中推广了这个办法。这种事例是很多的。据感光胶片厂的统计:仅一九六一年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中,学工提出的革新建议就有二百八十多项,已经实现的有三十多项。其中有些建议,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很大价值。
学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是在书本上兜圈子,而是从本厂生产实际出发。制药厂的学工廖炳奇在搞双环合成维生素乙1盐酸盐试验中,发现盐酸气体中含有水分,影响氯代嘧啶的质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当时有的大学生拿书本上的“物料平衡”等理论,搞了很复杂的数据,但未能解决问题。廖炳奇从实际出发,提出用两个蛇形冷凝器,通过两个缓冲瓶,去掉了盐酸气体中的水分,保证了中间体的质量。这个方法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简便易行。
这三个工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产的产品比较复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就是说,从事生产的技术工人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具有本行业的理论知识;不仅能体力劳动,也能脑力劳动。电子仪器厂三车间学工的事迹,就是许多事例中的一个。现在这个车间正在生产的一种高级精密仪器——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生产技术相当复杂,担负这种仪器的调整检验工作更不容易。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仅元件就上万个,焊点一万九千多个,整个仪器的线路排列密如蛛网。在检验的时候,检验者要能够排出高等数学的题目,要懂得在荧光屏上反映出的各种曲线、图形,并通过这些曲线和图形,来验证解题是否正确;不仅如此,一旦仪器发生故障,要能够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使仪器达到规定的标准指标。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仅具有高等数学、电子学、电工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整个仪器的构造,而且要有操作技能。这个车间担负这种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学工。
从这种学校出来的学生,不再是书本与实际脱离的那种书呆子;而是既有理论知识,又会操作,能够手脑并用,在生产中发挥出多方面的才能。
生产上的多面手
从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的学工,许多人已在生产中成了多面手,能够根据工厂生产的需要,从这一个工种调换到另一个工种,并且能够很快按照新的工艺进行生产。还是拿电子仪器厂三车间学工的事例来说。这个车间的试制组试制成功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以后,需要描、画四百多张图纸,送交国家验收批准。但是,设计科描图组只有七个人,要把这么多的图纸描完、画完,要用半年的时间。为了争取早日投入生产,厂里集中了二十多个学工,只训练了三、四天,就让他们描图、画图。描、画这些图纸是比较复杂的,可是,学工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掌握了描、画图纸的要领。由于学工参加了这一工作,四百多张图纸,只用了一个多月就画完了。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正式投入生产的时间,也就大大提前了。
这个车间是在去年七月才开始生产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的。参加这一新产品生产的学工原来是做什么的呢?原来他们都是生产元件、无线电的工人,根本没有接触过模拟式电子计算机。从生产元件、无线电到生产高级精密的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可以说是工种的大轮换,不仅产品完全不同,而且技术的复杂程度也相差甚远。在生产模拟式电子计算机之前,厂里也采取短期集训的办法,把学工等集中起来,仅仅训练了一个月,学工就懂得了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的构造原理,掌握了生产的技能,适应生产的需要,能够正常地进行生产。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只用了一个多月就生产出来了。当生产了几台之后,从生产准备到总装、调整,学工都能独立进行生产和操作,而工程技术人员就全部从车间抽出来,从事另外的试制工作。难怪这个车间的一位工程师以赞扬的口吻说:“不论是参加新产品试制的学工,还是在车间生产的学工,许多人都起着工程技术人员的助手作用。这些人机动灵活,掌握新技术快,适应性强,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仅能干,而且能做好。”学工为什么具有这种本领,能够成为多面手呢?因为,从这一个工种到那一个工种,虽然是隔行,但是有些道理,他们是知道的;同时在学习期间,有的就在那里操作过。因此,学工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正象工人说的那样“一点就透”,理解得快。
学工有这种能力,也与采取工种轮换(或叫工序轮换)的办法分不开。就是说,学校和厂里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不让他们一开始就固定在一个生产岗位,而是安排他们参加一两个工种或工序的劳动,多学一点实际操作技能,并熟悉上下工序的生产过程。这点,制药厂二车间做得比较好。他们的做法是:学生最初到车间劳动的时候,先订师徒合同,确定学生在各个生产岗位的轮换时间和达到的目标。例如这个车间氯化小组下边有酯化、氯化两个工序。氯化工序下边又分酯化反应、保温操作等六个岗位。学工刚参加劳动时,先从一个岗位做起,学会一个岗位操作,就是一级,他们叫作“岗位一能”。然后再到另一个岗位,待学生在这几个岗位都能操作时,就是二级,他们叫作“工序多能”。而后又转入下一工序(如果岗位与以前相同的,学生即不再参加),这两个工序都轮换完了,即是三级,他们叫作“小组多能”(相当于二三级工)。
工种轮换有很大好处。它使学工熟悉整个的工艺过程,培养他们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不致于使学工再重复走老工人只熟悉工厂的某一个部门,或某一部门的一部分,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的老路。不仅如此,工厂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灵活调度劳动力,进行正常生产。如果说,在办学的头几年,因实行工种或上下工序之间的轮换,在生产上带来某些麻烦,有些人不同意学工轮换的话,那么,这几年来大家都看到了学工在生产中所发挥的多面手的作用,给生产带来的许多好处,现在也都同意这样做了。今年,这三所学校新招收的学生,在以后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都确定实行工种和工序轮换的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